第四百四十一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3/3)
不守贡期,来去自由。既有连年来贡,也有数年无闻,甚至还有两次在已经得到明朝允许的情况下“迁延不至”。比如在弘治十一年(1498)达延汗使团朝贡时,兵部在上奏的奏报中指出,“近闻北虏进贡多挟马入边私市。今春北虏进贡,大同守臣纵令官军、势家用彩段、衣服、铁器等物易彼达马。”这哪是入贡,分明是做买卖,蒙古庞大的使臣团入京也好,留边也罢,都是为进行贸易活动而来的。
去年达延汗总算能跟平安伯互市了,双方做起了买卖,可达延汗似乎要反悔了,算来算去还不如使团朝贡划算。
对章子俊来说,明知达延汗打的算盘只是小九九,可是也说明和平交往的贡市贸易,不能做到真的和平,就是较为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交往特征而已。只不过,无论是明朝还是北元,谁都没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因为,后来居上的满洲,将二者各个击破,尽数纳入到了自己的版图。
既然已经知道了历史最后的结果,也就没有可说的,朝廷对章子俊私自跟鞑靼的互市,起先大明许多官员也表达了强烈愤慨,私通敌国而群情激愤,最后却默不做声了。只因这些年来鞑靼的入贡,变成了朝廷的一个负担,既然西北互市了,每年的朝贡人数就不会变大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