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江湖与彼岸 >  八十年代关于第三代诗/人的三篇评论

八十年代关于第三代诗/人的三篇评论(4/9)

吧!

    1987年:《第三代诗概观》

    (先后刊载于关东文学》和《诗歌报》,并被菲律宾《世界日报》转载)

    「第三代」做为朦眬诗后又一茬更年轻的诗人的称谓己得到普遍认同。并以其先锋性和实验性外化成一种反讽色彩。

    目前流转较广的一种“代分法”来源干四川的《现代诗》一九八四一一

    随共和国的旗帜升起的为第一代

    十年铸造了第二代

    在大时代的广阔背景上诞生

    了我们一一第三代!

    但我的艺术知觉是不赞同的。四川朋友的分法很清楚是以政治背景为参照以社会意义为依据的,这不符合艺术规律的。而且他们所说的代也不是现代派的范畴,有悖于他们的本意。所以对现代派诗歌我提出如下的代分法一一

    第一代人:二十至三十年代的李金发、朱湘、徐志摩、戴望舒,卡之琳等人。他们的努力基本与西方现代主义共时,但由于白话交尚未成熟,他们的作品还只能说是一种现代萌芽。

    第二代人:七十一一八十年代的朦胧诗人们。这里我要冷酷地把舒婷取出去,本质上她还是一位浪漫主义的抒情诗人。(这种说法并不担害她的名誉和她诗的魅力)至于杨炼,我对他的巨大建筑十分敬畏。我真心实意地为他累得慌!

    。他不应该抢文化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饭碗啊!我不否认他的学术价值,但从现代意识和诗的特性角度,我对他的寻根劳动坚决不敢苟同。残忍说,这批所谓的现代诗人也不是真格的现代派。即使是北岛也不过娴熟地运用了一些现代派的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骨子里仍是人性、正义、真理、爱等现实主义的母题。倒是早期的芒克和后期的王小妮出现了现代意识。朦胧诗人做为现代主义在中国诗坛的复苏和中国二十至三十年代现代萌芽的延续,他们的开拓作用是不能否定的,他们已经具备了现代倾向。

    第三代:八十年代起来的年青诗人们,在诗史的坐标系中,无论从中国的纵坐标看,还是从世界的横坐标看,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艺术行为都是十足的现代派了。他们正在开展一场现代运动。

    第三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流派或群体。在不断的组合——分化——组合一一分化过程中,必将产生独立而重要的诗人、诗评家和理论家。

    下面我就以流派性或群体性做为主要线索谈谈大陆的第三代现代派诗人:

    A,非非主义:非非主义是现在大陆最标准的现代流派(这是一项综合指

    标)。他们建立了完整的系统。

    非非创作群(诗人、诗评家和理论家)

    非非作品集(「非非」「非非评论」)

    非非宣言

    非非诗歌方法

    非非小辞典

    非非主义出笼的短期内就引起海内外诗界和评论界的广泛注目,甚至对其它形式产生刺激。主要原因是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文化背景和重要的哲学启示。非非主义创作群体闪现了三个焦点人物:青年理论家周伦佑和蓝马,青年诗人杨黎。

    杨黎被称为非非主义第一诗人,他也是第三代的一朵特殊语言现象。他的代表  作品为  《怪客》一九八四  ,《冷风景》一九八五  ,《高处》一  八六,这三首诗表现出一种共趋性,三首诗的连续就是自觉地消除语义义的过程。他的诗有一股透明凉度,语言发生了净化的吸力。他试图通过语感制造宗教感即超人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在诗里表达的,而是诗即语言自带。他常常借用几个响音的传速和亮色的转换制造一种类似电影的主旋律音乐。使诗的画面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