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江湖与彼岸 >  八十年代关于第三代诗/人的三篇评论

八十年代关于第三代诗/人的三篇评论(3/9)

编的《没有门的世界》周围。

    他们多从事非文化职业,常常受到各种非现代艺术力量(物质力量、社会力量、道德力量和政治力量等)的冲击。是两栖人(人格分裂)。在人海和黑夜摸寻丢失的艺术良心。他们对人生有痛苦的体验,而且把人生只当做一种体验。属黑色幽默。

    凶险、怪诞、玄秘。反映了扭曲的人性之花和变态的灵魂。具思想性和抽象性。

    前二派是基本流派,没有地域性。

    c:城市诗流:城市诗人出产于华东师大的《夏雨岛》和复旦大学的《诗耕地》。今年将出《城市诗人》。诗人群:张小波、宋琳、孙晓刚、李彬勇及傅亮。

    得益于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悠久氛围和现代沿海城市开放的优越环境。高灵敏于时间性特别是空间性。反映城市人的焦灼和抑郁。把现代都市人的异化通过情绪张力和事态传播开来。表现了行动上的无力性和精神上的有力性。受现代西方美术思潮影响严重。思维是辐射状,塑造了多维的艺术空间。笼罩—曲灼灼的城市梦。接近实验性诗流。

    d:整体主义诗流:汇聚于四川盆地的《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第三代人同盟》和《汉诗�6�11986》。

    是寻根意识在诗坛的直接现实。追求东方传统文化和现代人类意识的逆向互补。诗人面对整体,在完成生命性体验的过程中,完成对自我和现实有限状态的超越。实行对存在开放。语言污染。意象杂生,哲学混乱,力图建筑思维结构模式。是探索性诗流。

    E:第三代人的三大特性:

    a:人类性:第三代人是个人主义者和人类主义者的结合部(第二代人则是个人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的共生带)。

    因此他们是最现代人。他们生活在准信息社会中,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和现代通讯器材的发达,特别是由于世界性语言的普及,地域性和民族性渐渐淡漠。只有真正个体的才是真正世界的。

    b:文化性:第三代人生存在和平而开放的环境里,十年动乱已成为遥远的画外音了。因此他们不象第二代人有沉重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不为某种非艺术力量奉献热情。他们写诗只是写自己,从而写  这个世界。写诗就是写诗是一种寄托(其实一切都不过是一种寄托)。

    由于他们的诗人群主体结构是青尤其是诗人学者化的今天,随着全民族全人类

    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文学特别是诗歌更富文化性。

    c:整体性:我们的民族曾经是闭关锁国的民族,几千年的儒教文化严重地束缚了民族雄性的翅膀。窒息微弱了人性之光,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传统道德积淀。当经历了第一次浪潮诗歌(崛起诗群)运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单向否定后(这种否定是必需的也是进步的),在新时代的广阔背景下,中国当代诗找到了它的参照系(西方现代诗),并建立了自己坐标系。完成了对纵的继承和横的移植。使东西方文化绝妙地交融了。出现空前绝后的繁菜。因此说第三代诗最具整体性。

    第三代人尽管可以分为流派,但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脚下的斑马线是一样的。他们的诗有同步性。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下。也许感受和体验不同,但诗的美学狐步和哲学缠绕是划一的。他们都对东方文化抱有极大的自信。都认为在西欧和拉美文学使世界文化发生二次重大倾斜后的今天,全人类的目光正在东移。世界文化的再次复兴注定是在神秘的东方在太平洋碧涛冲刷的西海岸一—在古老的中国。在这场文艺复兴运动中,第三代人(第二次浪潮诗歌)必将是潮头(诗歌作为文化潮头这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了的)。他们是幸运的,但愿他们不辜负这种幸运一一让我们拭日以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