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972章 薪金百两是外人,身股一厘是自家

第972章 薪金百两是外人,身股一厘是自家(3/6)

这个索命无常专门定制,为了研究卸甲风或者说中风。

    “斩首后,传授九边以儆效尤。”大明皇帝对这个结果颇为认可,做出了进一步的威罚,传授九边,让九边军兵、庶弁将、将领、镇守太监、总督军务清楚的知道,喝兵血的惨烈下场。

    朱翊钧靠着军兵站着当皇帝,自然要给军兵当青天大老爷。

    朱翊钧在监刑之后,回到了通和宫御书房,此时此刻的他,面前放着三本奏疏,这两本奏疏一本是高启愚写的,另外一本也是高启愚写的,还有一本是申时行写的。

    这不仅是三本奏疏,更是万历维新现在站在了一个分叉口,需要皇帝来决定大明何去何从。

    高启愚这两本奏疏,一左一右。

    左边这条路是大明目前正在的路,这条路就是利用各种福利政策调节劳资矛盾,包括惠民药局、官舍、学堂、开工银等等。

    这条路走的真的很艰难,首先需要完成商品经济蜕变,完成生产关系转变,肉眼可见的未来,要面对层出不穷的矛盾,甚至皇帝要面临一个必然的结果:新兴资产阶级的背叛。

    福利政策调节劳资矛盾,说白了就是割富商巨贾的肉,喂饱穷民苦力,维持社会基本稳定,白花花的银子都给了穷人,在新兴起的富商巨贾眼里,就是作孽。

    而右边这条路,则是传统路线,无底线对一切力役自发维护自身权益的活动,进行镇压,占厂、下山这些行为,出动镇暴先登营进行全面镇压。

    右边这条路好走,因为数千年来都是这么走的,拥有极其丰富的经验,朝廷和地方富商巨贾蛇鼠一窝、沆瀣一气,可以在大规模民乱之前,可以一直维持地方基本稳定和朝廷的统治。

    左边是继续奋斗,右边是停止奋斗。

    左边的路十分坎坷,右边的路一路坦途,只要选了,统治阶级的所有人,都会对皇帝陛下歌功颂德,高呼圣明。

    高启愚用了数千字去描述选择右边这条路的好处,比如立刻马上,皇帝的胞弟、李太后最心爱的小儿子朱翊镠就不必去金山城就藩了,皇嗣们也不必海外就藩;

    比如,大明可以不必持续开拓,不用担心海外总督府失控的问题。

    大明可以依靠对穷民苦力的压榨,维持足够的生产成本优势、商品优势,将产业牢牢的留在大明,并且在海外依靠西班牙这个日不落帝国的庞大海军和殖民地,获得足够的市场、原料。

    不用额外付出维护航路安全、海外市场稳定的军事支出,只要坐在家里,就能把钱赚了。

    但右边这条路真的和他说的那么好,那就没必要上另外一本奏疏了。

    “高启愚这是打算自己出来做这个历史罪人吗?”朱翊钧将右边那本奏疏,画了个大大的叉号。

    皇帝主持万历维新十八年,很累很忙很难,若是皇帝想要歇一歇,就准了高启愚的奏疏,日后破坏万历维新的罪人,就是高启愚这个人了,历史罪责都由他一人背负。

    继续维持海外开拓、维持航路安全、维持海外市场稳定,需要庞大的军事支出,会越滚越大,这会对大明的财政形成巨大的压力。

    同时,也必然要面临海外总督府失控的困局,投入越多,失控越快。

    对内高压,则完全不必担忧这些成本,只需要把货物摆在港口,泰西的船队就会一波接一波的来到大明,把大明的商品带到全球各地。

    朱翊钧选择了继续奋斗的路线,不是他不想躺赢,是他知道,根本没办法做个躺赢狗。

    “高启愚和申时行,在争抢入阁的资格。”冯保言简意赅的说明了高启愚为何上这两本奏疏,不是为了试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