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佛经心经,太上老君说了心经,老君西昇经(6/7)
”柔弱章第二十八
老君曰:
“天下柔弱,莫过於气,气莫柔弱於道。道之所以柔弱者,包裹天地,贯穿万物。”
“夫柔之生刚,弱之生强,而天下莫能知其根本所以从生者乎。”
“是故有以无为母,无以虚为母,虚以道为母。自然者,道之根本也。”
民之章第二十九
老君曰:
“民之所以轻命早终者,民自令之耳。非天地毁鬼神害,以其有如,以其形动故也。”
“是故无有生有,无形生形,何况於成事而败之乎。”
“人欲长久,断情去欲,心意以索,命为反归之,形神合同,固能长久。 ”
天下章第三十
老君曰:
“人虽在天下,令意莫在天下﹔人虽在国,令意莫在国﹔人虽在乡,令意莫在乡﹔人虽在家,令意莫在家﹔神虽在身,令神莫在身﹔是谓道人。 ”
意微章第三十一
老君曰:
“患生不意,祸生丝微。善生於恶,利生於害﹔大生於小,难生於易﹔高生於下,远生於近﹔外生於内,贵生於贱﹔动生於安﹔盛生於衰﹔阴生於阳。”
“是故有无之相生,虚实之相成。是以有归有,无归无也。 ”
在道章第三十二
老君曰:
“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干鱼终。”
“故圣人自知反归未生,捐弃骄奢,绝除忧思。”
“是故形隐神留,天下归焉。”
“无为无事,国实民富,保道畜常,是谓玄同。 ”
有国章第三十三
老君曰:
“有国者,其根深也。天地覆载,万物畜养。金玉重宝,不积留也。”
“夫外天地者有天地,外其身者而寿命存也。”
“是以君子善人之所不善,喜人之所不喜,乐人之所不乐,为人之所不为,信人之所不信,行人之所不行,是以道德备矣。 ”
皆有章第三十四
老君曰:
“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万物不自知,道自居之。”
“众人皆得神而生,不自知神自生也。”
“君有德於百姓,百姓不自知受君之德也。”
“是故圣人藏神於内,魄不出也。守其母,其子全。”
“而民炽盛,保其国也。玄虚积充,寿命长也。”
“人能图知天地万物,而不自知其所由生反命归本,是大不知也。 “
治身章第三十五
老君曰:
“治身之道,先隐天地,静居万物之始。”
“夫圣人通玄元,混气思,以守其身。俗人以情爱贪欲,以守其身。此两者,同有物而守其身,其道德各异焉。 ”
道德章第三十六
老君曰:
“道德天地,水火万物,高山深渊,各有所归之。”
“夫道非欲於虚,虚自归之﹔德非欲於神,神自归之﹔天非欲清,清自归之﹔地非欲浊,浊自归之﹔湿非欲於水,水自归之﹔燥非欲於火,火自归之﹔万物非欲见其形,形自见之﹔高山大泽非欲飞鸟虎狼,飞鸟虎狼自来归之﹔深渊河海非欲鱼鳖蛟龙,鱼鳖蛟龙自来归之。”
“人能虚空无为,非欲於道,道自归之。由此观之,物性岂非自然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