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伏首阙下.意有何指.恭慈太后.再训麟儿(8/8)
气不可气?所以皇帝此次决不可以由他自去,因为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所以……”嘉庆皇帝听恭慈太后这一番训话心中不由一动,心想:皇额娘要我杀害这袁兄弟,我岂能无情无义,这是决不可能的事!纵然忤逆惹得额娘生气我也不加害于袁兄弟,因为茫茫世上几人可为知己?恭慈太后察颜观色岂有看不出皇帝的隐忧,只是并不说话,让他自去。俟皇帝去远,唤来贴身执事太监将一包药交于他,低低地说了些什么话。执事太监听了先是一惊,而后心领神会,只有点头为是,匆匆去了别院。
大内禁宫别院,灯火辉煌,竟将一座大殿照同白昼。皇帝、袁承天共自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嘉庆皇帝也有些忘形,以筷击碟,不由说道:“千古英雄今何在?我辈慷慨笑古今。袁兄弟你说自古而今谁可算是大英雄?”袁承天道:“所谓英雄者不是莽夫之所为,乃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所为,不独为己乃是为天下生民所为!”嘉庆皇帝击节道:“好!记得唐人李青莲有诗《侠客行》,袁兄弟你可否也赋一首,以为唱合。”袁承天道:“才非所能!”嘉庆皇帝道:“袁兄弟行为之豪迈,盖过古今,你何妨赋一首如何?”袁承天见不能推却,便放下酒盏,长声道:“大梁门安在?侠客已不在!屠狗没英雄,令符震将军!龙行虎步在,长啸埋宇宙。赫赫功名在,长啸亦叹息!美人在幽谷,旦暮竟朝夕。不闻人语声,泉上有人知。当年暴秦在,天下多义士。长车博浪沙,铁椎击嬴政!可惜不成功,生死千金置!后来者更甚,渐离唱悲歌!燕国有太子,延请荆轲行。美人为君子,侠客为君子。座中白衣冠,一时悲歌鸣!萧萧易水寒,千年侠骨风!阙下谒君上,图穷刺秦王!剑贯长虹日,义不成功事。身死在他乡,烈烈千古名!后来无有者,闻者弹衣冠!”
嘉庆皇帝见这位袁承天此时义气风发,似乎有些忘形,大约是酒醉缘故!不再内敛,反而变得有些张狂,颇有傲视一切之慨!他将这《侠客行》诵将出来,自是豪气丛生,虽不及那青莲居士的诗,然则却别有一番英雄气慨。青莲居士的《侠客行》写的是古来侠客排难解纷,义所当为之举;而袁承天的《侠客行》却是歌诵古之侠客为国为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义气,殊不相同,所以似乎也不分轩轾!
其实这《侠客行》更合乎于他的身份,因为袁门的宗旨从来都不是为了个人恩怨,都是为了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所以是民族至上,大义担当!自然透着家国情怀!
嘉庆皇帝也是听得血脉贲张,心想:他们汉人从来都是肝胆昆仑,义有担当,虽然其间不乏行为宵小之辈,然而终究不是大势所趋,只是少数!想这袁兄弟真是有大担当的人,让人心生敬然,有当年袁督师之风范,果然不愧是袁门后人!只是他不忘初心,想要反清复明;虽然我与他情交莫逆,可是一事归一事,他决不会因私忘功,我又该当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