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英雄吁天录 >  第一百七十八章 苍茫大地.问英雄何处?再扫妖氛!

第一百七十八章 苍茫大地.问英雄何处?再扫妖氛!(2/7)

,不是为了个人得失,而是济世为怀的理想,反而显得知大义知得失知廉耻,而反观他这位掌门大师兄反而显得相形见拙,不堪大用!只是这说辞他又不愿义说给他听,因为说给他,他也未必懂。多隆阿见这袁承天并不理会,心中怒火大炽,心想好小子你才多大,不过弱冠,此时便显得忠义乾坤,肝胆昆仑了?

    袁承天知道事不宜迟,他又申明自己的大义!多隆阿却视如不见,置若罔闻,一挥牢便命众兵士将其围拢,此时已然顾不上傅传书的生死了,自己保命才是紧要。傅传书见他竟视自己如无物,自然气恼异常,可是自己此时已然无有还手之力,因为袁承天对这位大师兄不放心,所以用重手法卸去了他的内功心法,让他再也不可以再行胡乱杀人,形同儿戏!这其实是袁承天劝他为善的好意,可是在傅传书看来却是这位小师弟故意在人前卖弄武术,以示自己的武功,可见这位小师弟内功心法犹在自己之上,这真是奇哉怪也!因为当初赵相承可是在京城被困之时将本派的绝顶内功心法“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无上内功传于自己,而小师弟则无缘,可是今日交手他的内功和这“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神功可说是一脉相承,似乎不分彼此,难道小师弟又得一位世外高人相授?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事啊?因为昆仑派的这种绝顶内功心法只传于本派继承掌门衣钵之人,旁人只是无缘,所以这一点着实让人想不通。——其实他哪里知道这位袁师弟机缘巧合之下在昆仑之巅,杜鹃树下得遇本派师祖——林正眠——见袁承天资质人品俱是上上之选,且又见他正气浩然,所以便以一生内功心法相传,要知道昆仑派的内功俱是一脉相传,所以袁承天自然而然之中便练就了这无上神功,甚而逾越原来的功法,这也是青出于蓝而胜蓝的原因所在!

    多隆阿此时如此绝决自有他的道理,因为在他汉人是为夷邦之人,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对汉人和汉人将领尤为轻视,因为在他的固有认知中满洲人才是上天之选,所以当年太宗皇帝横扫八荒,一统六合,可说是天之骄子,夺取汉人的锦绣山河,是为有为之君,于是乎天聪、崇德年间崇尚武力,砺兵秣马,可说为后来入关后第一位皇帝福临铺平了道路。

    今日他见多铎王爷横死当场,傅传书又为袁承天所挟持,自己如果依照这袁承天所说行事,虽表面看来似乎是上上之选,然则又有被皇帝处死的风险,毕竟他和多铎王爷这一路南来多杀人命,反心已显,既便皇帝格外开恩,只怕恭慈太后也不会放过——因为表面是少年皇帝亲政,实则幕后是这位太后把控,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之时她是不会骤起发难,所以可以说皇帝有时还要听从这位恭慈太后的懿旨,——因为他一向以孝道治国,从来不会违背太后的意思,所以看似皇帝掌权,实则是令出慈宁宫!又且这位恭慈从来都是心机颇坐,只要朝中有人贰心于皇帝她便暗中假手于人,让四大顾命大臣上书皇帝于以严惩,从不故息,可见这位太后的厉害的手段;所以今日他决然不会授首于人,便是冒着杀头危险也要将袁承天杀了,再将这一切罪责推托在这位傅统领身上,让太后迁怒于他,可以一箭双雕,既可杀了傅传书,又可免去自己的罪责,这样一来岂不是好?

    袁承天见这多隆阿一幅死不临改所样子,心想看来自己只有全力以出,先要出奇不意拿下这多隆阿让这些兵士忌惮自己武功,而不敢轻举妄动,至于言正辰他们另当别策,眼下最为紧要的却是如何让这些汹汹的兵士稳定情绪,否则自己真的难以脱身了。

    多隆阿可没这好性子,手中扬刀让众兵士向袁承天厮杀过去。袁承天见他们如潮水般涌来,自顾不暇,只有舍下傅传书挥手中轩辕神剑与前来的兵士厮杀在一起。傅传书倒地也无人顾他,却也无人踩他,因为毕竟他是统领大人。多隆阿见袁承天向西北退去,只留下了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