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苍茫大地.问英雄何处?再扫妖氛!(1/7)
袁承天见掌门大师兄心灰意懒,神情透着颓废,已然无有昔日的豪气大张,只因为他理想破灭,所以……傅传书见袁师弟并未拿穴要了自己的性命,心下不禁茫然,想起当年自己幼小之时师父赵相承,其实他虽知师父既是爹爹,然则在他内心依旧不认为是这样子,隐隐有种不可去除的隔阂,说不清道不明,也许只因师徒相称日久的缘故,所以便有了生分。犹记那年隆冬数九寒天,忽地下起一场茫茫大雪,将昆仑派的玉虚宫、天寿宫、红鸾宫、上清宫、九天玄女宫诸大宫殿掩映在大雪之中,一时之间整个昆仑玉指峰成了玉树琼枝的世界,仿佛苍茫之间置身于云霄神仙之境。赵相承将傅传书引到一座石室——那是绝少让派中弟子亲临的地方,只见一盏浑暗油灯之下,正中供台供奉着却是一尊天尊乃是元始天尊又称作玉清大帝,元始之意为道之祖炁,为世上天下万物之始,天尊者为一灵至贵,天上地下唯此独尊,至尊至极之意,其在道教之中是为开劫渡人,其居于玉清天神仙之境也!其时赵相承低头看这傅传书眉清目秀之间又透着隐隐的俊逸之气,直觉让他觉得与自己有几分相似,那时节他又哪里知道这傅传书便是自己的孩儿?他让傅传书坐下,说起昆仑派历代掌门的事情,多是反清复明之举,然则说到自己这代掌门不由血脉偾张,言词之间透着豪迈,不禁吟道:“雄哉权握天地机,上苍不许自身奇!闲谈王霸浑多事,锋铓不露将谁知?忆昔余年十四五,明经早欲干明主。壮心不伏低时才,逐弄笺毫业词赋!”当时傅传书年少无知,然则对于反清复明的事情却也知道,因为他时常下山随师父采买药物,见到伊犁城中的清兵对制下百姓蛮横霸道,有时非打既骂,便想我也要做官做宰方不受人家欺侮,他却不想“驱除鞑虏,恢复中国”;也许要求一个垂髫小儿去做大人的理想似乎过为己甚,不切实际!
袁承天见大师兄神情乜乜呆呆,心想:掌门大师兄恕小师弟无礼了。他伸手将他拿到自己身前,大声斥喝道:“现下王爷已死,你们的傅统领又且被拿下,还不投降更待何时?”他喝斥声中尤见有些兵士在那多隆阿的鼓动之下有蠢蠢欲动之势,似乎还要反击!袁承天心想此时只有严阵以待,更要直斥其非,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如要执迷不悟那么便是死路一条,但是若是放下兵器那么皇帝也过往不究,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他们三思后行。多隆阿心想:你倒说得轻巧,我若依你所言弃下武器,那么皇帝非但不会饶我,反而认为是我怂恿多铎王爷起了异心,想要篡夺天下,所以不可以放下手中兵器,既然事到如此,不妨一意孤行,反正横竖是死,与其受人以柄,不如奋起抗争或许还有机会。因为这多隆阿深谙皇帝为人,看似仁慈,实则心有城府,且又喜怒无常,又熟读汉人策略,定然会飞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所以他认为袁承天以皇帝之名想要招降这十万之众,有些异想天开。他多隆阿可是久经阵仗,眼见王爷横死,傅统领又为袁承天所拿,自己已然处于危境之中,然则说要他弃下手中兵器却是不能,当此之时只有全力以赴,否则决难有幸理。
袁承天见这多隆阿不为自己的言语所动,知道他已有同归于尽的想法,看来说话也是枉废唇舌。多隆阿忽地连连冷笑,说道:“袁少侠在下有一点却是不明白?”袁承天道:“尽管说来!”多隆阿又轻咳一下,说道:“你身为袁门少主,执掌着三十万的门人弟子,可说势力大炽;又且你们的袁门宗旨却是“反清复明”,本来与这皇帝较量,——可是目下你却几次三番相助于他,岂不是与初衷背道而驰?”他的言下之意自是说这袁承天是非不分,和天下各大门派归为朝廷无有区别,一样是效忠朝廷;其实这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那些江湖各大门派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归顺朝廷,而袁承天之所以力阻这多铎的行为,乃是为了天下苍生,免其荼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