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英雄吁天录 >  第一百六十章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隔在深深肠

第一百六十章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隔在深深肠(3/8)

以至百多年后,他的令名事迹为后人所敬仰,便是满人皇帝也是敬重,有时春秋之时也会拜谒这位汉人中不世出的大英雄!因为历代君主都敬英雄豪杰,而鄙视那些无耻的卖国贼,所以乾隆皇帝令史官将那洪承畴、钱谦益、祖大寿列于二臣传,以是不耻之行为,认为他们于君无义,于民无恩,应当于以排斥,以至为当世之人或后人所唾弃不耻!

    嘉庆皇帝在众人惊愕之中回到养心殿,便自草拟诏书着袁承天马不停蹄,旋既去京城之外驻地守卫军营,那里是九门提督之衙门所在,因为他怕时间稍长傅传书得悉之后起兵哗变,那么京都只怕一时乱局纷生,罹难接踵,难以收拾,因为他是摄政王一党,未始不会起兵救主,莫如自己先下手为强,所谓制敌机先,不能有落网之渔;另一路着禁宫四大高手和血滴子尽巢而出协同四大顾命大臣缉拿摄政王府中的人犯家眷,还有江湖人士,一并归案!

    袁承天此时再要推脱已是不行,因为君无戏言,皇帝诏书已成,看来自己只有临危受命,否则大师兄一旦作乱,放眼京都再无人可以制衡于他,自己不出头,岂不祸及城中无辜百姓,自己又于心何忍?因为他亦知大师兄的手段,所以只有接了圣旨,快马加鞭随同一众官兵出城向九门提督驻地军营而去。一路上马驰飞奔,荡起遮天尘埃,人人心中惶急,直怕这傅传书已然行事,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当袁承天带领一众官兵持圣旨而来,却见军营并无异常,营中官兵若无其事,神情并不见惶张。袁承天见此情状,心中更惊,不知师兄打着什么主意。待他一路前行,来到中军大帐,不见有人阻拦,可以说他们一路畅通无阻,似乎军营之中并不设防,这倒大大出乎意料,因为这不太附合大师兄的性格,因为他一向桀骜不驯,怎么今日倒是出乎异常,难道他已惊觉,出逃军营而去……这似乎又不太附合他的性格,那么……

    正在犹疑之间,忽然中军大帐四围蓦地闯出万千人马,中军帐开,只见大帐之中,虎头书案之后,高踞一人,冷眼相看,透着重重杀气。袁承天迈步而入,见那人却便正是大师兄傅传书,只见他对自己冷眼相观,便知他已洞悉一切,所以也不必相瞒。他刷地拿出圣旨,众人见状纷纷跪地听旨,傅传书也只有转过来跪下。袁承天此时站北面南,让皇帝诏书宣读,不过是立数这傅传书结党营私,罪不容诛等语,末了是褫夺其兵职为袁承天所任。最后是要傅传书接旨谢恩,并以脱下官服。可是就在傅传书接旨一刻,双掌竟然一搓,将这圣旨搓为碎末,冷笑道:“师弟你矫诏而行,要陷害于我只怕也难,谁不知道我一向忠心为主,岂有二心,且看今日谁敢拿我?”

    袁承天见大师兄犹不认罪,而且将圣旨搓碎,心中一惊,师兄这是要破破釜沉船。手下众官兵见他如此,更是山呼雷动,手举长枪大声呐喊,似乎便有意将这袁承天一众击毙在此。袁承天见情势不对,自己如若再拿不出确凿证据,只怕今日难以脱身。傅传书反客为主,脸上不禁显出得意,心想:纵然你神勇异常,又能抵敌几人?想我这军营不下万人,便是每个踏你一脚,也是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行势愈来愈加危急。袁承天忽然从身上取下一道密函,说道:“傅传书——”因为目下是例行公事,不能如私下以师兄相称,所以只有称其名姓。傅传书也不以为忤,只是冷笑。

    袁承天道:“这便是你和摄政王暗中往来忤逆的证据,要不要我当众读出来?”傅传书脸色斗然一变,因为他与摄政王暗中往来投递密函多有,而且其中是谋划如果弑君夺位之事,如果袁承天当众说出来,那么势必大势所去,因为既使军营中官兵有心向他,可是弑君之罪可是诛连九族之事,任谁也不敢去承当,除非他活得不奈烦了,所以再无人踊跃,都鸦雀无声。傅传书见师弟拿了自己忤逆的把柄,气得无以复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