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榆宁道(4/4)
和肃王来办,他们跟河西军务衙门来往多。不过这事根本不用张献忠回答,宗人营的金蝉子比谁都了解情况,抱拳出列道:“大帅,今天往河西送的人已经很多了。”
金蝉子道:“西安府那一批人是卑职选的,这会应该已经上路,但汉中瑞藩那批应该赶不上今年走。”
“无妨。”
刘承宗听金蝉子这么一说,心里就有底了。
按照计划,练兵卫应该今年夏天刚送走一批人。
因此即使算上瑞藩,河湟那边也能把榆林眼下超编剩下的军队消化掉。
“那就这么定了,先拣选精锐进榆宁旅,剩下的愿意上民籍的就分地上籍,最后若有一两千人不愿上民籍,可送往河湟。”
“跻芳,修书一封,告诉督尔伯,让河西军务衙门照着此后一年榆林有两千人过去,做准备。”
不过解决了这事,也让刘承宗想到,第一批天山军,本来按计划去年就该回来。
但去年那边在打仗,错过了回来的季节。
如果今年要回来的话,这会天山军应该就在路上了。
那批老兵回来,安置也是新的问题。
这让刘承宗决定加强一下左光先的榆宁旅。
他对左光先道:“榆宁旅的军官,一半从你们的部下里提拔,另外一半,由虎贲羽林二营各抽调各级军官三百六十。”
一听这话,左光先、马祥乃至刘芳名和惠登相,都大喜过望。
羽林营里的营骑对他们来说没啥,但虎贲营里全是元帅府最出色的人才,这批人成为他们这个新编旅的军官,能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这个旅的战斗力。
最关键的是,刘承宗把自己的宝贝放在这个旅,就意味着他们这个旅调到别处打仗的机会,要比其他驻防旅大得多。
而刘承宗也在心里舒了口气。
羽林虎贲二营腾出位置,天山军就算回来,自己也不至于食言,有安置人家的地方,这事才算真正循环起来。
至此,困扰他的降兵问题,就算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