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榆宁道(3/4)
广亲田法。而如今,刘承宗不仅要给他一张比过去画的更大的饼,还要把他推到宁夏知府的位子上。
目的也显而易见,要让他在宁夏继续推广亲田法。
张献忠不禁道:“大帅,宁夏不比肃州,一个宁夏府的丁口,恐怕不比整个甘肃少,这对宋知府来说,是不是太难了?”
“不难吧。”高应登道:“帅府的文官,就把地种好就行了,宋贤管地是行家。”
张献忠斜了他一眼,这一介武夫放什么屁呢?
帅府的文官管的事可多了!
“宁夏府的事,对他来说确实难,所以才要派人帮他嘛。”
刘承宗沉吟片刻,道:“榆宁道既设,当地驻军便也按章程,设立一个驻防旅,新设总兵官,由第一旅游击左光先担任,副总兵,由塘骑营的马祥担任。”
左光先和马祥听到任命,俩人都一块愣住,片刻后才对视一眼,赶紧抱拳,谢恩领命。
他俩一个榆林人、一个宁夏人,这算是衣锦还乡了。
随后还没等高应登叫唤,刘承宗就已经对他道:“游兵营抽一个千总部随左光先驻扎榆宁。”
“徐勇这仗打得好,本想让你进虎贲营做两年千总,不过现在就算了,调一旅任游击将军,缺的兵额从昌平营补充。”
相较于左光先的出任总兵,徐勇听见任命起初以为自己听岔了。
直到发现别人都在看他,他才意识到刘承宗说的确实是他,随后赶紧心情复杂地谢恩领命。
这个官职任命,感觉就像被扇了一巴掌,又往怀里塞了一张大饼。
他是参将,奋力一战,落了个游击。
但是,他看别人羡慕的表情,好像自己这个元帅府第一旅游击的官职,又真的是个美差。
只能自己哄自己,看左光先这个履历,一旅游击的级别应该副总兵,没准干两年也能出任地方做总兵。
“榆宁旅的援兵参将,刘芳名;游兵将军,惠登相。”
刘承宗道:“你们都有本部人马,榆宁旅的兵额势必超编,期限一年之内,安置超额军兵。”
说着,他看向堂中的周清,道:“还有周清、马献图、王允成部兵马,你们也合成一个五千人的大营,以周清为参将,暂编中军之下,超额军兵一样要安置。”
这一下,将领们七嘴八舌地诉说难处。
倒不是他们心疼手上的兵马,而是这年头募兵容易,裁军就没那么容易了。
把士兵清出队伍好说,清出去这帮人没办法活命,又掌握武力,很容易在地方上造成混乱。
而元帅府这么个治理地方全靠武力的政体,几乎就只要兵戎相见一条路走。
好在刘承宗比谁都清楚这事。
他扫视众人,等他们安静下来,道:“不用急,目下榆宁道的兵马超额一万多。”
“此事重在安置,所以留出一年时间可以解决,不是什么大事,安置方向有三个。”
“第一,有手艺的工匠、军匠、医匠、马夫,如超过军中编制,可由将领保举,推举至百工局、军器局、太医院与苑马寺。”
“第二,由榆林知府、宁夏知府配合,改入民籍,分给田地,这个最好,眼下榆林和宁夏的人都很少,田地又清出来很多,收拾出能灌溉的地方,安置下去是好事。”
“我估计,这两条路能安置七八千人,至于剩下的人,若不愿入民籍……练兵卫还能安排人吗?”
刘承宗问的是张献忠。
礼衙管大明宗室,一般是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