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堂中振奋,人心激荡!

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堂中振奋,人心激荡!(3/4)

坐廊下,望着庭中新栽的青松出神。

    忽听身后脚步轻响,他不回头,淡道:“王爷竟至此地,倒是稀客。”

    朱瀚缓步入廊,笑道:“你我之间,何须虚礼。”

    林复一笑:“王爷观今日议事,有何感想?”

    朱瀚却不答,只反问道:“你知‘策’为何物?”

    “愿闻其详。”

    朱瀚坐于石凳之上,缓缓说道:“策者,智也。智者可胜愚,可敌强。可你若将策拘于书简,拘于口辩,不过纸上画饼。”

    林复眉头轻动:“王爷之意,是我空谈?”

    “非也。”朱瀚轻叹,“你的策有实心、有真意,却无血肉。你讲百姓冷暖,却不知那冷暖之后,真正能动其命者,是人,是势,是你们现在未曾接触的一群人。”

    林复沉默片刻,忽道:“若王爷有更深之谋,不妨直言。”

    朱瀚看他一眼,语气忽然低沉:“我筹一事,三年矣。而今太子设堂,士心可用。你若愿,便与我共下一盘真棋。”

    林复转身,眼中神色难辨:“若此棋落错?”

    “落错也无悔。”朱瀚笑意浅浅,“因这盘棋,不只为太子,更为天下。”

    数日后,京中传闻青策堂之议有成,太子亲裁百案,皆为民所系。

    更有人传,青策堂将设分院于各府,各地举才入堂,策士之名,不再仅属于庙堂清贵。

    京师之内,坊间私语:“那位太子,是要真做事了。”

    而在离京五百里的岳麓书院内,一名布衣学子捧书夜读,忽闻窗外有风声,有人敲门。

    门开,一封柬帖递入。

    “青策堂外院,延贤召议。王命在此,可走否?”

    那学子抬头,眉目坚定:“愿走。”

    东宫的夜,总显得比皇城其他地方更为宁静。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殿内仍灯火未息。

    朱瀚站于高台之上,俯瞰青策堂庭院,只见林复与王潜等数人围坐于院中石几旁,仍在低声研讨。

    夜风轻拂,松影婆娑,恍若天地之间,独留这一炉灯火未熄。

    朱标缓步而来,声音带着倦意却未显疲态:“他们议至此刻,已是第五夜。”

    朱瀚未转身,只轻声一句:“你可知,他们为何不倦?”

    朱标也站定,与之并肩:“因为他们终于得一处,能说真话。”

    朱瀚这才笑了,转头望向太子,道:“你若能一直让他们说真话,便是一桩大功。”

    朱标点头:“我想听听皇叔的想法——接下来,如何用他们?”

    朱瀚转身,缓缓道:“太子设青策堂,引才入局,是势;择地设外院,散布各地,是网。可你如今才张开网,尚未有猎。”

    “猎?”朱标皱眉。

    “网张无用,需引风而动。”朱瀚眼神清澈而深远,“你该让天下人知道,策士所言,不只是纸上清谈,而是真能动这山河。”

    朱标若有所悟:“你是说……拿一事,让他们见成效?”

    朱瀚点头:“对。但这事不能大,太大必惹动朝堂诸公;不能小,小则无人闻之;更不能在京,京中一动,万象皆随。”

    朱标沉吟片刻,道:“那该何处起步?”

    朱瀚淡淡一笑:“北直隶南部,有一地名叫‘魏城’,原为旧年封地之郡,近年赋税尚可,却连年有吏更替,无一能久任。此地地不偏,人不穷,却民心不定,恰是试策之地。”

    朱标一拍手:“好,就以魏城试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