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李牧之死(2/3)
派军使将司马尚叫到曲阳,向他交代了与秦军作战需要注意的要点。最后道:“赵王召唤,将赴邯郸。邯郸为秦军所残,或难可为。臣与卿此别,未知相聚何时!”司马尚道:“将军但往邯郸,臣守此间,除死方休。邯郸若不如意,臣当死国,必无生理!”
李牧道:“事在难测,非人力所能回也!”
司马尚道:“其奈社稷何!”
李牧忍着一肚子的苦水,将让司马尚留在曲阳,代自己指挥作战。司马尚说自己还要把南行唐的事情处理一下,明天就回曲阳。
李牧既下决心,便一刻也不耽搁,连夜带着一百卫士启程前往东垣。在路过南行唐时,李牧驻马远眺,长叹一声,策马而去。
急驶了一整天,一行人只临时下马吃点干粮,喝口水,主要是让马匹得到休息,并不停息地一直赶到东垣。到达东垣城下时,已经是午夜时分,李牧叫开城门,东垣大夫和赵葱都从睡梦中起来迎接。李牧表示感谢,声称自己鞍马劳顿,先回驿馆休息。三人一起到了驿馆,东垣大夫和赵葱两人离去。
两人离开后,李牧问驿吏,新来的将军带了多少人来,现住何处?驿吏回答说,赵葱现住在大夫府,他随行的一百人车,都留在军营中。李牧听了,稍稍放心。
第二天天明,赵葱和李牧在东垣大夫府中再度相见。赵葱传达赵王的口谕:李牧即回邯郸议事,所留余事交赵葱办理!
李牧和赵葱各自取出虎符,相合无误,在东垣大夫的见证下,李牧向赵葱交接了各处的部队情况,将自己的印符交给赵葱。然后,李牧连夜带着一百卫士出了东垣,直奔元氏还来:赵王的近臣韩仓在元氏等他,两人汇合后,一起前往邯郸。
李牧虽然长期驻于军中,但朝中的政治还是知道的,韩仓虽然只是名近侍,但深得赵王欢心,经常代表赵王到各处办理事务。听说韩仓来接自己,李牧也不敢怠慢,办理完移交,稍事休息,吃过晚餐后立即出发。
从东垣到元氏不过六十余里,而且没有秦军的骚扰,十分好走,骑兵于夜半时分到达。李牧等叫开城门,元氏公子亲自将其接入元氏,但李牧却没有看见韩仓。李牧问起韩仓时,元氏公子说韩仓已经睡了,不敢打扰,就没有叫他。
元氏公子请李牧住进自己的公子府,安排他的卫士住进军营中。元氏公子是赵国的贵公子,他的父亲公子元是赵惠文王的儿子,比现在的赵王还要长上一辈,并非娇生惯养之徒,在元氏作战也十分得力,杨端和攻击元氏月余也未能得手。李牧在元氏公子面前也不敢放肆。听说要将他请入公子府居住,李牧坚决拒绝,表示愿意和卫士们一起到军营休息,绝不敢打扰公子!元氏公子也不勉强,派人带李牧和众卫士到了军营,将空闲着的万人将官邸交给李牧居住。一夜无事。
第二天聚军鼓响,李牧及其卫士和军营的其他各部一样,起来列队,点军。点军毕,李牧和各营军官一起到公子府报告点军结果,不过是应到××人,实到××人,××人因某事未到,例行公事。
但李牧到了公子府,直觉地感到气氛不对,但说不出来哪里有异。只迟疑了一瞬,他就收拾起心情,上了台阶。——事已至此,一切都只能交给天命了,如果有陷阱,自己肯定逃不出去!
李牧正常地报告完自己的卫士全部在勤,就要退回班中。元氏公子道:“将军且上站。”将李牧请到与自己并排站立。待众将报告完点军之事,元氏公子请李牧为大家训话。李牧再辞不敢,元氏公子道:“将军却赴邯郸,相见无期,愿授之以策。”
李牧推辞不过,称颂了元氏公子及元氏诸将几句,勉励他们奋勇作战。诸将各回军营。元氏公子将李牧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