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包罗万象(1/3)
“陈近南?”听到这个名字,王崇微微愣了一下。
因为他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为人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
王崇这才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朝堂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长安粮荒事件。
当时两帮人吵得不可开交时,咱们的那位陛下似乎提出过一个问题,那就是:
“你认不认识陈近南……”
是了!
就是陈近南!
王崇咬着嘴唇,暗暗点了点头,心里对于陈近南的身份又信了一分。
“难怪在那等时候,陛下会年提出来陈近南的名字,看来陛下也是知道这陈近南的本事的!”
想罢,王崇看着魏叔玉,满意地笑了起来。
有了陈近南这杆大旗,别的不说,至少陛下那里肯定是认可的。
有了这一点也就够了。
至于说儒门以及士族那边,认与不认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得好像是自己以前装孙子的时候,他们就很认可王家似的……
“感谢师兄告诉我师父的名讳,只是不知他老人家现在何处,若是方便的话,还劳烦师兄为我引荐一二,师父他学究天人,若是能得他当面指点一二,那可就够老夫一辈子受用无穷的了。”
这番话看似肉麻,却是王崇的心里话。
说到底,他的底色还是一个读书人,对于能创造出如此学说的大家,他是打从心眼里敬佩的。
只可惜他的期待,换来的却是魏叔玉一道淡淡的叹息声。
王崇脸上立刻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想来也是,能创造出如此厉害学说之人,定然是一个仙风道骨的大儒模样,到了这个程度,就连李世民的征辟都不放在眼里,恐怕也只有羽化登仙了。
“唉,真是可惜了啊,不能当面瞻仰恩师的风采,好在恩师将此等学问留在世上,老夫也只能在有生之年,拼尽全力,将其发扬光大,还望师兄多多提携!”
王崇将姿态放的很低。
因为有句话魏叔玉没有说错,如果真能好好发展这个学问的话,王家或许真能出来一个圣人也说不定。
魏叔玉给王家的这份人情,真的是要比天还大了。
到了这个时候,王崇不由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少年。
以前他只觉得魏叔玉空有一副好皮囊,无非是一个混吃等死的花瓶而已。
可现在,却怎么看怎么顺眼。
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这才是我大唐男儿的人样子。
甚至王崇已经开始起心动念,看看自己家族里面,有没有年龄合适的女子,纵然不能成为魏家的正妻,可哪怕是当个妾室也是不错的选择呢。
不过这种事情,讲究的是一个两厢情愿,还得开展的润物细无声才行。
这是一个技术活,王崇知道不能表现的太过着急。
只能边走边看了。
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王崇有些担心地说道:
“对了,师兄,这‘心学’一词固然是开宗明义,只是老夫担心,若是有心人强行将这个东西与那佛家学说扯上关系,这样岂不前功尽弃了?”
毕竟读书人,最重门户,一个学说,是儒家的,还是道家的,两帮人都会为此争上几百年。
这要是被有心人故意污名化的话,那愿意学此学说的年轻人,怕是要望而却步了。
毕竟王家在这个圈子里面已经很久了,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