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包罗万象(2/3)
见惯。文人相争,到了最后,什么君子之风,全特么都拿去喂狗了,实际上什么下三滥的招数,但凡有用,都敢给你使出来。
魏叔玉点了点头。
对于这一点,他还真有过一些考虑。
实际上,王阳明的心学之说,确实是糅合了儒,道,释三家的精华,自成一派的。
尤其是王阳明从禅宗里面,提溜出来了许多东西,这个“心学”的心字与禅宗里面明心见性,其实是一回事。
不过眼下嘛,这个东西确实需要包装一下,否则的话,还真是有些推销不出去了。
毕竟佛家的东西,眼下并不吃香。
甚至因为李家当权的缘故,以及山大士族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的缘故,在眼下这个大唐,道家甚至比儒家还吃香一点。
所以想要让世人能够完全接受,那就必须给里面加一点“佐料”才行。
他看向王崇,神色古怪道:
“‘心学’一词确实容易让人误解,何不如叫做‘科学’如何?”
“科学?”
王崇皱着眉头,想了想,问道:
“敢问是哪个‘科’字?如此有什么深意吗?”
魏叔玉轻笑一声,手上沾了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了起来。
“这个‘科’正是科举的科字,所谓的‘科学’自然也就是科举之学了?王大人,现在可看明白了?”
王崇看着桌上的那个字,瞬间眼前一亮,忍不住一拍大腿,激动道:
“妙!师兄这一招实在是妙啊!”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读书人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嘛!
好了,现在作为科举考试最厉害的祖师级人物,推出了一门叫做“科学”的东西,专门教授的便是科举之学,考试之学,你会怎么办?
自然是会挖空心思地朝这边靠过来,孜孜不倦地认真苦读了。
到了那个时候,随着科举上榜之人不断涌现。
这门学问,一定会毫无疑问的成为世间的显学!
至于说里面教导的内容与科举真的是否有什么关联,那根本不重要。
知行合一嘛!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别说是小小的科举,就算是带兵打仗,都是小儿科了。
王崇是真的把这个道理学明白了,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被人以此诘问。
这个名字,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对天下读书人,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啊!
“科学!嘿,这个好!有了这个,咱们恩师这一门学问,怕是要真的大行于天下了!”
王崇振奋地挥了挥双手,开心地像一个孩子。
魏叔玉在一旁点了点头,实际上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科学一词,既然可以包含“心学”,那自然也能包含“物理”,“生物”,“化学”……
与其将来有一日,让朝廷大臣们神神叨叨地猜忌这个,猜忌那个。
还不如一股脑,直接将这个东西打包。
至于说黑锅嘛,自然是要推到恩师陈近南的身上。
想来,谁也不会去和一个已经仙逝的人计较吧?
眼见连名字的疑虑都解决了,王崇深深吸了口气,然后走到魏叔玉的跟前,极为恭敬地行了一礼。
“师兄在上,从此以后,我王家自会以师兄马首是瞻,王家所有资源,人力,物力,全都可供师兄驱使,稍后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