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 >  第509章 这些年

第509章 这些年(1/2)

    十一月份,韦勇被抽调到沙关镇核酸检测站值勤,每天两次核酸检测,在沙关核酸检测站韦勇碰到了有十多年没见过了的横阳医学院老同学千代令。韦勇是二00五年通过成人高考在横阳医学院函授学习三年,取得了大专文凭。二00八年毕业后,千代令同学回到沙关镇卫生防院上班,一晃间两人有十四年未见过面了。

    “千代令,是你。”韦勇声音带着一丝不敢置信。

    “韦勇,”对方眼神一亮,继而惊喜地笑出声来:“老天爷,十四年了,真没想到今天在这里碰到你。”

    两人伸手相握,虽然戴着医用手套,心里却都很开心。韦勇心头暖流涌动,寒冬里的冷意竟悄然退却了。

    下午韦勇交班后,千代令热情地拉着他往家里走。暮色四合,街灯初上,千代令边走边感慨:“当年班上你成绩最好,我现在还记得。”

    “呵呵都是过去式了,不值一提。令哥你一直在沙关卫生院上班吗?”

    “是啊,家门口守着,哪也去不了哪也不想去。”千代令语气淡然。

    千代令家就在沙关卫生院后边小区,三室一厅的房子,装修简洁明净,客厅墙上挂着一幅莲叶田田山水画。

    千代令的堂客在沙关中学教书,非常温婉恬静的一位女子,饭菜做的很有手艺。饭菜上桌,千代令举杯:“老同学,为今天难得一见干一杯,这两三年过的这日子,真是糟心,天天核酸,搞得人都烦透了。来,今儿个开心,干杯。”他笑声里带着吐嘲,也掺着几分感慨。

    韦勇抿了一口米酒,暖流入喉:“谁说不是?天天扫码、喊话、维持秩序,嗓子都冒烟了。可那天暴雨,帮一位坐轮椅的大爷推车去检测点,雨停后,老人家硬塞给我一个热乎乎的煮玉米……”他声音低缓下来,眼中闪着光:“那玉米的滋味,真甜啊!”

    千代令倾身向前,眼神专注:“对,再小的事,只要实实在在做,就有人记得。”他语气坚定如磐石。话语里,岁月风尘拂过,时光之河仿佛悄然倒流,十四年的距离被温热真情瞬间填满。

    窗外夜色渐深,寒意弥漫。千代令叹道:“明天一早,核酸点又要忙了。”

    韦勇将杯中米酒一饮而尽,声音沉稳温暖:“不怕,以后都在沙关,见面机会多的是。”

    千代令妻子又默默端来新热好的菜,升腾的雾气弥漫在玻璃窗上,模糊了窗外清冷夜色。灯下相对的面容,虽被岁月刻下深深浅浅的印记,眼神里却跳跃着年轻人般的光亮,映照出彼此初心的模样。

    人生长路漫漫,疫情如一场漫长的寒冬。可人与人之间那点朴素真情,恰似寒夜行路时前方窗棂透出的灯火,纵使微弱,亦足以为迷途者标记归途的方向——它无言宣告着,纵使时光流转、世事翻新,总有些温暖,足以融化任何坚冰。

    十二月七号这天,江择明在上海花山医院去世了,当天下午五点,中央政府即公告全国宣布新冠疫情结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人们喜极而泣,纷纷燃放烟花鞭炮以示庆祝。

    在这举国欢腾开心放松的自由空气中,韦勇一身轻快的回到了东湖村卫生室。次日,他就又像疫情之前的日子一样,忙碌了起来。

    这些年一路走来,发生了很多事。

    二00八年腊月,正是那场百年难遇的冰冻期间,他外公祝民安老中医去世了,寿终正寝享年八十六岁。

    二0一四年五月,他奶奶去世。

    二0一九年,妹妹韦玲和谭金毅离婚,孩子十五岁,归谭金毅,经过多年打拼,韦玲自己在兰水市开了五家美容美发连锁店,妥妥的女能人一枚。

    二0一二年兰水县开发兰溪,成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