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七大之野心(3/6)
难,片库资源、人脉等都需要一点一滴累积,从零成为七大,不说个中困难,就是时间上也是相当漫长。从零开始不可取,只有走兼并的捷径,而纵观整个好莱坞,最适合的兼并对象就是联美,雷电华排在第二位。
霍华德·休斯在电影方面就是一个外行,却是相当痴迷电影,当初收购雷电华的股份明明是奔着为他的环球航空做宣传片和植入广告的目的。
但1948年以9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25%的雷电华股份后,为了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他一直在增持股份,直至突破50%,雷电华终于成了他的一言堂,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霍华德·休斯是偏执狂,对他自己重视的影片,一直本着自我的精益求精,但凡他不满意,影片就要重拍,一遍不够两遍,还不够继续。
雷电华今年四月上映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东西》,霍华德·休斯对结局不满,重拍了三次,预算飙到了160万美元,而票房却是相当惨淡,直到目前还没有超过预算,大赔是一定的,就看最终具体赔多少。
类似的操作,霍华德·休斯可不是仅此一次,雷电华的底子再厚也经不住这样折腾。
不仅如此,霍华德·休斯还是一位意志坚定的反共斗士,非美活动委员会还没开口呢,他就在雷电华内部进行大清洗,解雇了不少编剧、演员,支付了巨额违约金。
如《公民凯恩》的编剧赫尔曼·曼凯维奇、《非洲女王号》的导演约翰·休斯顿等,折腾了三年,雷电华的人才流失严重,创造力枯竭,流动资金也接近告罄。
辛普森今天刚刚提过雷电华为筹集资金拍摄新片,正在低价抛售片库的部分版权,其中包括《金刚》、《公民凯恩》,简直要死,这两个可是大IP,会下金蛋的母鸡。
雷电华在霍华德·休斯手里绝对不可能好,困境无法解决,转手卖掉是早晚的事,而且如此操作对霍华德·休斯本人而言并不一定会亏,无论是在投资上,还是在个人享受上。
三年时间,霍华德·休斯借着雷电华的便利,可没少睡好莱坞女星,如果要制作他睡过的女星表单,还不如逆向思维制作没睡过的女星表单,那样会轻松许多,等到雷电华实在撑不住了,再把公司一卖,赚点溢价,简直是“玩妞有钱赚”的完美投资案例,值得商学院重点讲解。
凌晨时分接到辛普森的电话后,冼耀文一直在琢磨花社另立一个IP一事,假如花社的子公司成为好莱坞的七大之一,这个概念折射到股价上,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股市上筹集到海量的资金,花社立马可以筹谋趁价高出售“七大之一”。
好莱坞不是香港,七大之一听着带劲,但运营压力极大,编剧工会、演员工会等组织的存在,令好莱坞影片的制作成本、养人成本无法极限压缩,除非每个项目都能以大博大或以小博大,不然,大而全的制片厂只能时刻处于如履薄冰状态,一次投资失误便濒临破产是无法摆脱的魔咒。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大制片厂没有暴利的可能,只能是细水长流,经营大制片厂犹如一个月只有几百块的缉毒警,且是剥离荣耀,仅剩为几百块钱玩命,傻子才干。
如果使使劲,冼耀文确实能从肚子里掏出不少以小博大的故事梗概,他运营大制片厂做到盈利不难,起码不至于如履薄冰,但制作一个项目相当耗费精力,且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暴利的项目重新复制一遍,结局并不能百分百保证暴利。
就算暴利有保证,他只能获得高利润,而不是高利润比,时间精力加海量投资,最终获得不菲的利润,貌似不错,但其实有更好的选择。
他拿出故事,找制片厂合作,不需要投入太多时间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