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金钱玩家 >  第744章 七大之野心

第744章 七大之野心(2/6)

一亏就亏到了1950年,联美引入前印第安纳州州长保罗·麦克纳特担任董事长,但此人缺乏解决联美财务问题的能力,仅几个月就被替换,然后,联美进入克里姆时代。

    纵观联美前面逾三十年的历史,卓别林并未发挥太多积极的作用,反而因为偏执、小气、私心,耽误了联美的发展,换了他是联美的股东,早就将卓别林踢出局。

    要说卓别林对联美的最大贡献,还得是1941年由他牵头成立的SIMPP(独立电影制片人协会),该协会旨在维护独立制片人在片厂制控制下的行业利益。

    致力于终结七大电影制片厂米高梅、哥伦比亚、派拉蒙、环球、雷电华、二十世纪福克斯和华纳兄弟控制着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的反竞争行为。

    1942年,SIMPP对派拉蒙旗下的底特律联合剧院提起反垄断诉讼,该诉讼指控派拉蒙合谋控制底特律的首轮及后续轮次影院。

    正是这次长达六年的诉讼,导致最高法院就派拉蒙案作出裁决,要求好莱坞各大电影制片厂出售其连锁影院,并终止某些反竞争行为。

    可以说是卓别林推动建立的SIMPP终结了好莱坞的大片场制度,这给了独立制作人更大的生存空间,也拓展了联美的市场,但对七大来说,卓别林是坏他们好事的人,对他个人肯定会展开报复。

    男女方面,卓别林在外界的名声很臭,本因肯定是他其身不正,存在不少令人诟病的点,但大概也不乏夸大其词和肆意渲染,卓别林应该没有外界传闻的那么糟糕。

    其实,客观地讲,即使传闻属实,也不见得多糟糕,好莱坞本就是个屎盆子,如果将冼耀文放在这里进行类比,大概可以荣获“绝世好男人”称号。

    大环境如此,某些个人却因为司空见惯的问题被盯着黑,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一定有人在其中发挥着作用,至于是谁不难猜。

    在个人道德上“抹黑”大概只是开胃小菜,结仇如此之深,即使不找枪手给卓别林来个痛快,也应该赶绝卓别林的好莱坞生存空间,如何赶绝,又不难猜。

    从无声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卓别林的作品从小人物的喜剧表演变成了政治意味非常浓郁的尖锐讽刺。

    如《摩登时代》描绘了工人被工业化社会异化的悲惨命运,甚至出现主角举起红旗的镜头。

    又如《大独裁者》直接讽刺希特勒,并在结尾发表反战演讲,呼吁全球和平。

    讽刺资本主义,讽刺法西斯主义和战争机器,都与彼时的美国立场、意识形态相左,《大独裁者》若是晚两年上映,就是政治正确的佳片。

    如今麦卡锡主义风暴之下,太容易给卓别林扣上“赤色分子”的帽子,他的麻烦远远没完,被赶出好莱坞乃至美国是早晚的事。

    冼耀文对联美是有想法的,不然也不会因为卓别林要见他就屁颠屁颠赶过来,且是参加他并不喜欢的派对,如果卓别林被赶绝,其联美的股份必须转手。

    如果花社能拿下联美的绝对控股权,并在两年内扭亏为大盈,那就恰好赶上花社的上市计划,到时便可以讲更精彩的故事。

    好莱坞七大里实力最弱的是雷电华,估值差不多能算出5000万美元,其他的近亿或过亿,貌似很强大,实则极为羸弱。

    七大的估值组成中包含太多不能等同现金的部分,每一家的现金流都非常紧张,且背负不少债务,少则两三千万美元,多则七八千万美元,雷电华的负债逾3000万美元,负债率已经突破60%,稍有不慎,例如投资一部大片失败,分分钟破产。

    可以说七大都是纸老虎,时刻泡在水深火热中,但想挤进它们的行列却又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