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冼耀文身世(1/3)
内森·埃利亚胡·伯克,1890年出生于波兰犹太拉比世家,祖父为华沙犹太经学院院长。1915年,波兰被沙俄、德国和奥匈帝国三方占领期间,在沙俄的有意引导之下,波兰掀起了反犹浪潮,大量犹太人逃离波兰,内森和弟弟逃到了伦敦。
在伦敦期间,他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维也纳分支的伦敦分公司工作,颇受赏识,五年时间,他的职位一再晋升,罗斯柴尔德家族向他抛出去维也纳加入核心的橄榄枝,但他并没有接,而是再次开启旅程前往纽约,反而他的弟弟去了维也纳,1922年有了一个儿子,就是约瑟夫·伯克。
内森亲身经历了犹太人被迫害,他的信仰从正统派犹太教向实用主义转变,因而加入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圈子,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重要人物,他到纽约就是受到组织的派遣——用他不俗的金融能力,为组织筹措资金。
1921年,内森加入美国籍,在华尔街成立伯克·罗斯柴尔德投资公司,运用他不俗的金融能力,很快日进斗金,成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自卫民兵组织哈加纳的主要军饷赞助人之一。
1929年,他做空美股获利颇丰,利润的一半用于资助欧洲犹太难民,另一半用于购买武器装备哈加纳。
那一年的八月,因为耶路撒冷哭墙的归属争议,爆发了巴勒斯坦骚乱,阿拉伯暴民袭击犹太社区,希伯伦、萨菲德等地发生大屠杀,而身为官方的英国,偏向阿拉伯人,限制犹太移民和武器持有,这导致哈加纳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武器组织犹太人进行有效防御。
骚乱过后,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认为有必要加速武装化,大量购买武器,向全世界征召有军事训练背景的成年人,并呼吁犹太青年踊跃参加所在地的军队,待百战回归,倾听集合的号角,用自己所学投入犹太人建国的战争。
彼时,欧洲的局势日渐紧张,大战一触即发,而反犹浪潮也是愈演愈烈,犹太人很难大批量购买武器,只能通过地下渠道从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走私步枪、手枪,不仅量少,且很难搞到其他装备。
万般无奈之下,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目光投向了中国,既在香港建立武器运输中转站,也从大陆的黑市扫货,扫的不是汉阳造等土货,质量太差看不上,自己弄个地下兵工厂能造出更好的,而是欧洲流入的精品。
二三十年代相交的那段时间,不少大陆流入黑市的欧洲军火被犹太人悄悄买下,进口转外销,一些黑帮从中渔利颇丰。
内森身为主要赞助人,不仅提供资金,且负责组建资金流通网络和军火交易的掩饰工作,从香港至宝安,通过羊城一路北上至上海,再连通北方,几个关键的节点,内森都建立了伯克洋行。
伯克洋行不仅是掩饰道具,也运作常规的生意,比如宝安的伯克洋行,自建立起始一直在从事农业相关贸易,出口农产品以及进口化肥。
内森为了犹太复国事业,不仅出钱,还出力,1943年,他安排侄子约瑟夫加入CIA的前身OSS,参与诺曼底登陆情报工作,直至今日,约瑟夫依然是CIA的成员。
他的亲儿子,生于1925年的丹尼尔,1944年就去了苏黎世,负责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洗钱工作和资金调配。
1948年,以色列建立,哈加纳更名为以色列国防军,而内森并未参与分享胜利果实,也未功成身退,因为以色列岌岌可危,灭国永远都在下一秒。
以色列的经济、国防、情报,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穷二白,周边又是群狼环视,有无数战争等待以色列主动或被动参与。
从二战开始,瑞士,确切地说苏黎世,便成为美苏欧富豪资产转移中枢,而罗斯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