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冼耀文身世(2/3)
德银行是苏黎世较为繁忙的服务中介。1949年,摩萨德成立,丹尼尔成为欧洲情报站站长,参与执行一个高度机密的亚当计划——以色列需要自己的原子弹,第一颗的名字就叫亚当。
原子弹这个东西,从核裂变理论到广岛、长崎投入实际应用,一直不缺乏犹太人的参与,无论是德国的理论研究,还是美国和苏联的实物研发,都可以说是犹太人在主导,特别是苏联,不仅依赖犹太科学家,也依赖犹太人暗中提供的曼哈顿计划数据。
以色列不缺乏原子弹的制造技术,但缺乏制造原子弹的政治环境、工具以及资金,摩萨德一直在努力。
原子弹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谁也无法保证以色列可以凑齐制造原子弹的条件,这个貌似非常渺茫的任务之余,摩萨德也要作为先行者,带领以色列攀登科技树。
丹尼尔,代号比撒列,犹太传统视他为神圣工艺的化身,类似“科技之神”,从代号就可以看出丹尼尔的主要任务围绕科技展开,但他是一个精通金融的情报人员,并非科学家,他能做的只有购买、收买、窃取。
丹尼尔如今在苏黎世罗斯柴尔德银行工作,这是一间从二战时期就为客户提供金融管道洗钱的银行,观名即知这间银行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但实际上这间银行已经被情报人员搞得千疮百孔。
行长皮埃尔·杜邦,表面上是瑞士银行家,实际上是军情六处的特工,主要任务是监视苏联资金往来。
客户经理安娜·穆勒,表面身份是奥地利难民,真实身份是苏联的燕子,主要任务是色诱对苏联有极大价值的人员,科学家、敌对势力特工等。
摩萨德和CIA互相合作,在银行埋了很多棋子,丹尼尔是下棋人,也将自己当做一枚棋子潜伏在银行内。
就在一栋面积不大的办公楼里,各方势力的特工在上演着吊诡的画面:
摩萨德和CIA通过银行转运南非血钻和纳粹黄金,其中一路至香港中转,然后走私到台湾、内地、中东、东南亚,成为各种用途的情报经费。
CIA以慈善资金的名义,通过银行资助“自由欧洲电台”,掩护东欧反共特工经费。
苏联方面通过银行倒卖、抵押“失窃”国有艺术品,以及从德国掠夺的大量黄金、艺术品和外汇,资金通过银行洗白,然后一部分输送给部署在全球各地的特工,一部分存入影子账户,一些账户名义上属于斯大林个人,但更可能是国家资产。
无论是苏联、CIA,还是摩萨德,都有资金输送到香港这个亚洲情报中心,而这些资金又牵扯香港当地的社团,大多数社团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国际情报战。
表面上玩世不恭的小格利菲斯,在凌晨依然无法入眠,他坐在阳台上,吸着雪茄,仰望着天空,捋着香港乱糟糟的局面。
他很累,搞情报不是在战场上杀敌,见到敌人弄死即可,情报战线上充满了利用与被利用,敌人不是用来物理消灭的,很多时候敌方特工的利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消灭所带来的实惠。
何况,大不列颠的国力已是今非昔比,日不落帝国的假象是说给平民听的,他们这些奋战在情报一线的人员,太清楚大不列颠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稍有不慎,大不列颠就会沦为二流乃至三流国家。
雪茄一丝一丝变短,小格利菲斯的眉头越蹙越深,两条眉变成一英镑宽。
良久,当东方的第一丝曙光放亮,他嘀咕道:“亚当,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姓伯克?”
英国的情报机构早就将冼耀文查了个底朝天,他的身世、生平都已掌握,包括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