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完美诈骗目标(1/7)
“一切顺利吗?”“没遇到什么问题。”
“自己在那边当心点,回来的时候帮我带一本葡语版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男主角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全旭很快反应过来先生是吩咐他给安德烈·杜德卡送点钱过去。
“还要其他吗?”
“不需要,自己多保重,你小子,注意着点,不要见到兔子就开枪。”
“先生,我在巴西还没打过猎。”
“我信你才有鬼,检查身体勤快点,挂了。”
挂掉电话,冼耀文看了眼手表,通话时间不到一分钟,不用做冤大头。
纽约打里约热内卢24美元/分钟,不要太贵,围绕他展开的国际通讯不要太多,不精打细算,通讯费就能让他破产。
正是下午四点,太阳不晒人,他拿了一本最新的黄页坐于窗前,翻到格林威治村这一片,从上到下浏览名单。
格林威治村的房东分三类,第一类是早期意大利、爱尔兰移民,一个家族拥有多栋公寓楼,控制了大部分的房产。
第二类是黑帮关连的房东,租客多为非法移民。
第三类是早期混出头或者来之前本就小有积蓄的艺术家,他们购入房产租给其他艺术家,并允许租客以画作、诗歌抵租金。
他在找这一类房东的名字,看看有没有熟悉的,穷则思变,身边的漏能捡还是捡一点。
从名单中,他看见了杰克·凯鲁亚克,“垮掉的一代”的灵魂人物,垮掉的含义就是由他定义的。
垮掉的一代是由一群作家发起的文学亚文化运动,他们的作品探索并影响了二战后的美国文化和政治。
从基督道德规范审视垮掉的一代,无一不是垃圾,瘾君子、小偷、同性恋、双性恋、杀人犯,总有一个标签适合贴在成员作家的头上,就是最正经的作家,也是对小黄文满是不屑,一出手就是大黄文。
垮掉的一代往前走一步就是嬉皮士,引领了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流行文化。
回忆一下他所知道的垮掉派文学作品,尽管他只看过《在路上》,但《嚎叫》、《裸体午餐》、《达摩流浪者》、《新星快车》、《瘾君子》等,还是能想起不少……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抽出Beat,Beat it,最直接的意思是打败它,还能引申到滚开、躲开、别掺和、放弃、退出、闭嘴,或者是音乐节拍的击打,若是加上Just,Just beat it,蛮有力量,可以当作反暴力的口号,就是有点耳熟……”
他打起响指,嘴里哼哼,“避雷,避雷啊!”
少顷,一个项目在他脑海里形成——在格林威治村开一家出版社“Just beat it”,主要出版垮掉的一代的作品,兼着出版一些离经叛道的作品,走酷路线,一年到头打不完的各种官司,什么淫秽啦,毒害青少年啦,争取将每一次出庭都搞成走秀,迎合嬉皮士时代。
书不能卖太贵,少出精装版,多出平装版以及推出口袋书。
口袋书用纸面积小,可以采购一些纸张边角料进行印刷,成本能压下一大块,也方便放在口袋里,带着上地铁、公交车,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
对有父母、老师管制的青少年来说,口袋书方便隐藏。
如果找准一部作品,JBT可能一炮打响,营业两三个月就进入盈利期。
“全美有2700万左右全职主妇,欲求不满、春心萌动的至少占到一半,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