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江湖与彼岸 >  房地产黄金廿年,风光不再,江河日下

房地产黄金廿年,风光不再,江河日下(4/8)

行业比肩而立了,一洗“原罪”,真正走向了成熟、理性、开放和公平,由垄断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逐步与WTO和海外资本游戏规则接轨。

    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

    1998年的货币分房和按揭贷款,使中国的房地产集中喷发出巨大的消费能力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中国一夜之间进入建筑年代和散户时代。房子———这个当年可以让一个个热血青年催眉折腰,甚至妥协到底老死在一个单位的庞然大物,终于被放到了交易的天平上!其强大的私有化动力和惯性,足以令中国的房地产商美美地享受了5年的甲方强势和卖方优势。但是,随着这股提前了的消费曲线和消费节奏的慢慢恢复,客户对房地产产品、法律和政策等相关因素的了解和把握也越来越深入和练达,错误、陷阱和维权游戏,消费者、开发商、监管部门在斗争和博弈中携手成长和成熟起来了。在北京等发达的一线城市,消费者带着律师甚至记者买房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老百姓买房已经可以象逛超市一样左挑右选。产品的极大丰富,按揭贷款和预售条件的严控,无论是主观和客观上都会造成持币待购现象,在总量饱和和差异竞争的双重压力环境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由杠杆投资阶段进入实力投资阶段:

    与其它行业相比,中国的房地产业历来是杠杆经济原理运用最充分的行业。由于以往土地、贷款、垫资、预售等一系列政策的宽松和倾斜,一个项目往往只需总投资额的30%甚至更少,就可以运做起来,而且大家也习惯了这种“四两拨千斤”和“小车不倒只管推”的投资模式。但是万万想不到的是政府和银行的脸变得如此之快。接踵而至的相关政策,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提高到35%,土地招拍挂的前期拿地资金,土地贷款的停止和开发贷款的紧缩,对期房转让和预售条件的高门槛和消费者现房观念的成熟等,一下子把中国的房地产逼到了高台上,将由贸易型(定金式)的投资模式向产业型(实力型)投资模式转化。既往资金链的任何一环投机取巧的漏洞和可能都被和正被堵死。能不能完成这致命的一跳,完成对中国传统地产的超越,是中国房地产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目前的资金链形态中,特别是非银行资金进入的管道和工具匮乏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金融资源、资金潜力和市场前瞻性将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规模和资本、项目与现金的对应关系和整合思维注定是不同阶段企业运营和发展的瓶颈。

    由乐观预测思维进入冷静预测思维:

    中国房地产过去由于突然进入商品房时代,个人住房私有化的迅猛需求和集中爆发的消费能力和巨大惯性等三大原因,形成了独特的大陆短期开发销售模式。而且由于土地、资金和市场的三大先天优势,房地产商们普遍养成了一种乐观和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只要拿到地,就能搞到钱开发,只要盖起房子就有人买,不仅会赚钱而且一定赚大钱。但是随着土地成本、资金成本、市场竞争成本、政策成本和管理成本的不断加大,消费者对产品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平均利润率也逐年下降。那种寅吃卯粮和傻子过年的经营思维和短视眼光必将要付出沉重甚至是倾家荡产的代价!

    靠激情、直觉、胆略、运气和经验成功的第一代房地产企业(家)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和危机。市场进入到不是你有规模实力和你有成功经验你就一定成功的新实验(创新)主义时期。

    特别是中国房地产仅仅十年的发展时间,严格意义上还没有经历一个行业从创始、成长、兴盛、成熟、平稳和衰落的完整周期,该发生的问题还没有全部发生,因此解决不同问题的办法也同样在摸索和总结中。专业化、市场细分化、职业化、周期性、公开性、团队精神、游戏规则、战略思维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