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新的安排(2/4)
不已,大家更加看到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当然对于关羽也更加的佩服,自从关羽上台以来朝廷各项事务逐步步入正轨,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朝廷上下风清气正,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内外环境保持基本稳定,整个域内呈现出了新的气象,完全不同于董卓时期,最主要的是关羽的执政风格与董卓完全不同,为人处世更是判若两人,董卓荒淫无道祸乱朝纲整个就是一个大祸害,而关羽恰恰相反,他积极进取年轻有为,稳步推进各项事业和工作,为人低调保守,他的积极作为赢得了朝廷上下一致的好评,在百姓心中对关羽也寄予了新的希望,这样的情况下,关羽不想在短时间内将治下民众再次推入战争的深渊,之前关羽被迫卷入各种战事,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状态,不过都打赢了,关羽从未主动进行战争,他坚信自己未来的改革会成功,而他的改革如果成功,那么整个汉末的格局将会实现根本转变,这是一种大战略更是一种大智慧。纵观现在的关羽坐拥西凉、雍州、并州以及司州这几个州,更是拥有了整个关中地区,地域可谓是广阔,土地可以说是位列众诸侯之首,这是关羽的一个优势,但关羽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地域辽阔但治下人口不过400多万,再纵观一下其他诸侯的实力袁绍和曹操治下人口均超过800万,刘表500多万,孙策500多万,刘璋500多万,公孙瓒270万,袁术500多万,这么简单的一对比就可以发现关羽的实力在众诸侯中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跟袁绍和曹操差距仍然很大,这就是现实,人口的多少直接制约未来的兵源扩充,人口对战争的意义不言而喻。
虽然坐拥帝都虽然地域广阔但人口相对较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关羽为什么要将改革推进两年而不是一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改革能顺利进行下去。治下就能休养生息人口自然能够增加,人口增加了兵源自然就会增多,就会为未来奠定争霸之资,这是一个打基础的过程,一旦省略就会影响长远大计,这也是关羽经过认真思考得出的一个重要认识。虽然治下人口相对偏少,但关羽的兵力还是相当可观的,目前但就洛阳就有兵力达20万,如果算上整个治下,兵力足有40万,这样的兵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在众诸侯中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这是关羽比较满意的地方,还有一点关羽相对其他诸侯还具备一定优势那就是关羽的财政收入尤其是几次三番收缴那些权贵所得的收入居然超过了1000万两纹银。这样一个庞大的财政可以让关羽办很多事情而且养活大军也不成问题,即便是发生战事也能提供充足的粮草..................................................
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取长补短,关羽修改制定了新的战略,这个战略相比较之前的要更加的且可实际更加的切实可行更加的务实有效,关羽还仔细分析了当今天下大势,曾经在汉末尤其是后来说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但现在的形势显然不是三分了,未来也不可能是三分。三分天下已经被打破,曾经说道曹操占天时、孙权站地利、刘备占人和。现在看来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了,说曹操占天时这基本上被打破了,现在的曹操基本上没有占到天时,而这天时恰恰被关羽占了;再说刘备占人和也是不可能的了,在关羽帐下做事还得跟着关羽混呢,这人和自然也就归了关羽了;再说孙权占地利这或许还有些靠谱。毕竟现在的孙策已经占了江东,这样推算关羽才是未来最大的赢家,最起码现在已经占了两条。也许人和这条做的还不够,但关羽坚信通过改革会弥补这个,将自己的恩德通过改革布于宇内。
关羽这次会议是一次比较重要的会议。会议虽然不是扩大会议但却定下了未来发展的总基调,是对前番改革会议的充实调整,前番改革工作定下的期限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