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打听一下造价,两点六个亿(2/2)
答:“详情我也不太知道,听说是美英跟保利置业,这两家公司都是英资背景,总部是老英那边。”王小北微微点头。
接着又问:“这2.6亿都涵盖了哪些开销?还有,如果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会遇到什么障碍吗?”
此话一出,雷洛和向先生都不由得面露诧异。
明明有实力又有财力,怎么对这一行如此陌生?
但二人默契地没有追问。
雷洛斟酌了下,解释道:“详情还得跟港府沟通,如果是要建收费隧道,他们可能不会轻易答应。至于你提到的费用,不光是隧道建设成,还包括购买桥梁两端土地的费用。”
因为,两端的开发也是项目的一部分。
王小北颔了颔首。
看样子,还是要效仿老包之前的模式,运营一段时间后,再无条件捐给港府。
他当即开口道:“假设建好后运营一些日子,再无偿转交给港府,这样可行吗?”
要是能永久持有自然最好。
这可相当于守着一座金矿。
而且,大桥一旦建成,带来的不仅仅是过桥费的收入。
两岸的地皮会迅速成为港岛的商业心脏,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港岛,周边区域的价值将飞涨。
就像老包家那栋年租金高达一百五十亿的大楼,正是得益于大桥的带动。
二人闻言,都陷入了沉思。
“王先生,如果你提议的模式成真,港府应该会赞同,因为是惠及民众的好事,但是……”
向先生想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港岛这边车辆稀缺,这工程的回报周期会不会拉得太长了?何时才可盈利?风险系数是不是有点高了?”
雷洛颔首赞同:“包先生放弃这项目,一来是成本太高,二来也是瞅准了港岛车辆少,回本周期遥遥无期,对他们家族经济是个不小的压力。”
混到他们这种地位,这点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项目本身不错,老包没能搞起来,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王小北轻轻摆手。
“这事儿嘛,做了才知道。”
别人或许不明就里,但他心里门清。
老包投资三年就回本了,连老包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成功。
再说,海底隧道一开通,直接带动了两地经济跟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听说当年收到的过路费,简直是天文数字。
而且从策划到实施,怎么也得耗个几年时间。
跟老包那速度比,差不了多少。
无非是赚得没那么迅猛算了。
见他这态度,二人也就没再多说。
王小北心里有了数,扫视一圈在座的人。
本就不是同路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便开口道。
“行了,如果没别的事,我就先告辞了,日后有缘再聚。”
说完,他起身准备离开。
众人见状,也纷纷站起,一路相送到门外。
王小北上车,发动引擎,直接驶离了向家。
至于剩下的事情,就留给向家自己解决吧。
这种错综复杂的事,不是他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