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九百六十一章:滩涂怪牛

第九百六十一章:滩涂怪牛(2/3)

官道就越是荒芜,等走出半天时间,路边的夯土铺石已经变得稀稀落落,杂草从缝隙间漫出,若不仔细观察,道路就已经和灌木融为一体。

    “这些官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岳观潮盯着野外,刚才就有此疑问。

    宋思媛见车队停下,下了车仔细观察着地‎‏​‏‏​‏​‎‏​‏‎‏‏‏面道路:“大概是南北朝时期修建的官道,估计是修建北府衣冠冢时,官军留下的这些官道,修成衣冠冢后,神农架很少有人来,官道也就慢慢荒废,长满了杂草,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千年的时间,又没多少人走过,这草长得也太稀疏了。”

    岳观潮发现,官道之上纵然是有细密野草,却都好像长不大,只能长得到脚腕小腿,再长的就看不到了,而官道之外的野草,已经高得到了腰间,就好像官道和普通土壤之间有着某些看不见的屏障。

    宋思媛戴上手套,拉起路边的野草,她还没怎么用力,就已经见野草根茎被薅出来,盯着草根仔细观察,更是发现草根已经枯萎,好像被什么东西给烧烂了,完全是一团烂根的状态。

    见此情况,她似乎是明白了其中缘由,解释道:“是因为官道和普通的道路不同,官道的建造要求与民道的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宋思媛提起这一点,继续解释道:“南北朝的我不太清楚,那时候的历史典籍很少能流传下来,我只说说秦朝。”

    秦嬴政统一天下后,为尽管消弭列国间的度量分歧,开始统一度量衡,同时,在秦国内做到车同轨书同文。

    暂且不提书同文,其中的车同轨指的就是统一车马的规格、轮毂大小、宽度,还有车马走路时的官道。

    这些官道在铺设之时,官府会先把道路的宽度给标识出来,清理杂草和乱石,等只剩下土壤时,工匠就可以按照标识,把官道向下深挖一米做备用。

    这些被挖出的土壤需要提前过筛,将其中的石头杂物全部筛出,然后用大锅把散乱的土炒熟,这一步炒熟散土,目的是使得土壤中的所有养分完全失效,就连隐藏在土壤里的虫卵和草籽都不复存在了。

    这些被炒熟后的土壤,还会被匠人投入石灰混合均匀,然后再回填到挖出的路基上,同时用石头夯实夯平。

    此时的路面看起来确实是

    土路,实际上跟寻常土路已经是两个东西。

    寻常土路经历风吹日晒会水土流失,杂草蔓延,夯土路由于已经被压实夯平,土壤中已经不存在任何空气,几乎不可能有蚯蚓虫卵这种东西存在,同时,混进去的石灰,也使得植物的种子难以发芽存活,这样一来,昆虫植物就完全从夯土之上绝迹。

    这些夯土被压实后,空出来的土层先被铺设大石块,最后再用小石块填充缝隙,等平整之后再依次铺设粘土层和沙土层,由此形成正式的官道。

    这样的官道由于事先对土层做了处理,经历千年百年也不见有植物从路面产生,更不见地下虫类破坏路基,使用时限相当长,只要不刻意破坏官道的结构,几乎是可以一直用下去。

    “秦朝铺设的驰道,直到两汉时期还在被使用,经历数百年都没有任何杂草产生,后来的匠人要是铺设官道,也多是用炒熟土混合石灰,来防止官道路面长草被破坏,这个方法直到唐宋时烧‎‏​‏‏​‏​‎‏​‏‎‏‏‏砖技术出现才逐渐更迭到用青砖来铺路。”

    宋思媛介绍完秦朝的官道,解释道:“这官道铺设于南北朝时期,距今至少千年,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是普通的道路,早就退化成山林了,能保存那么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