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高振东的图穷匕见(4k,还有5k)(2/4)
,设计趋同的。能让米格设计局在20世纪末还使用的总体构型,必定是有特异之处的。
但是在其他方面,和1.44的区别就很大了,例如机翼后掠角,又比如鸭翼的位置等等。
高振东看着图,突然来了一句:“这里改一改。”
西南所的同志看向高振东手指的地方,是机翼的前沿。他们有些奇怪,在机翼这一块,该做的设计、能用的新技术都用上了,还能怎么改?
“高总工,这里要改什么?”
高振东的手在空中做了个手势:“把这里扭转一下……”
他的话让同志们看懂了一点,但是并没有看得很明白,怎么扭转?为什么扭转?
见同志们有点不太明白,高振东知道自己这个动作有些抽象:“等等,我画给你们看看。”
诶,你早画不就行了嘛,同志们心中笑道。
高振东站起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机翼前缘扭转的示意图,这个设计来自多年后真正的十爷。
画完之后,同志们看着这个图,有点不明觉厉的感觉。
高总工将新飞机的机翼做了一个扭转,虽然扭转的角度、位置等都还没有确定,但是就他随手画出来这个翼型,就感觉很有说道的样子。
高振东拍拍手上的粉笔灰:“具体的扭转角度等参数,我们到风洞中去试验,但是这个要放到气动布局里面去。”
“高总工,这个扭转的用处是什么?”
高振东笑道:“我这里就不展开了,先透露一点,我最近算过,这能优化气动分布,提升大迎角性能,而且对于飞机的操控与配平有好处。而且能高低速兼顾,在这一点上,和双三角翼有那么一点点异曲同工之妙。至于到底为什么,你们自己分析吧,这样基础也能更扎实一些。”
和改进不同,既然是一架纯纯的新飞机,那高振东就倾向于只给方案和建议,更多是让同志们自己去推导和试验。
西南所的同志们并没有因此感到什么不对,高总过年这是在考我们呐,而且是把试题和答案都给了,现在要的只是中间的推导过程和答案的具体细节。
这对同志们来说,有挑战,但是也有信心。
这干起来才过瘾!
其实有部分脑袋转得快的同志,已经多多少少想到了一些,但是还不全面,他们相信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一定能破解高总工这个建议的秘密。
高振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秘密破解了,东西也就学到了。
西南所的部分同志们把高振东画在黑板上的图抄了下来,趁着这个机会,带队的同志对高振东道:“高总工,我们分析了一下,发现有个小问题,这个飞机的大迎角性能远超过往我们接触过的飞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用上双垂尾,垂尾的控制效率也不是很好。”
说这话的时候,西南所的带队同志有些心虚,实际上他们也没接触过多少飞机。
而飞机的迎角性能更好了带来的新问题,这对于西南所的同志们来说是一个甜蜜的烦恼,如果迎角性能不够好,压根就不用考虑这个。
不过甜蜜归甜蜜,烦恼却的确是烦恼,总不能学轰炸机继续往上面加垂尾吧?轰炸机运输机是低速飞机还好说,在战斗机上无疑是不能这么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高振东听见这个问题,丝毫不带犹豫的:“有两个方案,一个复杂难度大效果好,一个简单效果差点但是能用,选哪个?”
和高总工说事儿就是这么幸福,他不但能解决问题,甚至还能给你选择,在工程应用上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