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临别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临别(3/4)

    当下,他有些动情的道:

    “弟子能有今日,都是得益于恩师的教诲,当年在金陵,恩师就教过我‘德不配位,反受其咎’,如今弟子虽然也算功成名就,上有恩师师母慈爱,下有娇妻美妾相伴,膝下也有儿女环绕,仕途也是一番风顺,但正是因为有恩师的教导,我才没忘了自己读书科举的初衷,我也还是那个我。”

    听到这些话,李守中不由动容。

    他回忆起那个平平无奇的下午。

    那天,这个自己看好的弟子带着两车缴获的财物来找自己,让自己到都中走动走动。

    这话正是自己对他的训戒。

    从那以后,他到都中科举,随后又一飞冲天。

    没想到,他还记得!

    “如今南疆有难,我又刚好能做些什么,如何能为儿女情长、仕途平顺,就选择视而不见?”

    冯一博知道李守中的性子,也知道他的抱负。

    只是恩师自从到了都中之后,一再妥协才有了这个位置。

    这几年,他已经很少表达自己的态度,偶尔一次也是为了冯一博。

    若非为了给他这个徒弟继续保驾护航,可能早就放手一搏,或者选择隐退了。

    冯一博不想恩师因为自己压抑了心中抱负,

    因此,临走前,他决定再给恩师下一剂勐药。

    他微微顿了顿,随后凛然的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话一出,直击李守中心底最隐秘之处!

    他整个人呆愣当场,目光变得复杂至极。

    是啊!

    自己来都中是为了什么?

    这些年自己又做了什么?

    想到这些,李守中嘴里发苦。

    可转念再一想,自己还有这样出色的徒弟!

    他如今所做所为所言所想,不正是自己的抱负吗?

    这就是自己的言传身教的结果,也是师徒之间的传承!

    半晌后,他才勐一拍桌子道:

    “罢罢罢!老夫再活十几年不成问题,不管怎么说,也能保咱们家小平安!至于其他,就由你自己去闯吧!”

    说完,意兴珊的摆了摆手。

    等冯一博走了之后,他口中反复吟诵那两句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苟利国家生死以……”

    半晌,他重重一叹,喃喃道:

    “唉!没想到老夫越过越回去了。”

    冯一博回到后宅和李孟氏打过招呼,又安抚一众妻妾自不必提。

    隔天,他将杨明新、刘正、刘昭、仇鹏、贾琏等人分别叫到府上,一一进行叮嘱。

    “浩然兄,新民兄,夏收就快到了,你们几个可要多受累了。”

    “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和陈阁老商议,或者问问张阁老的意见,他们人老成精,怎么也有法子。”

    “万里兄,新政之事还需你们全力支持,必要时协助各府,拿几个典型震慑一下,有什么阻碍也自有陈阁老给你们做主。”

    “明亮兄,我此次出去,必定有人在京营搞事,到时候你不必顾及,直接镇压即可,我已经和太后请示过了,如有必要时可以军法行事,杀上几个。”

    “琏二哥最近辛苦些,让龙鳞卫的兄弟们都动起来,一定要盯死那些世家大族,但凡有一点动静,一定要及时与卫所沟通,光速镇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