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  第四百一十章 请缨

第四百一十章 请缨(2/4)

郡。

    而且,让东海郡派兵过去,占婆和沧澜国退兵最好。

    即使不退兵,两边打个两败俱伤,对大魏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现在还是速战速决最符合大魏的利益。

    珠帘后的元春心中早已有数,此时就直接问道:

    “此事当派谁去?”

    除非能有人到那边整军,协调三省严防死守。

    再由东海郡协同,从海上跑过去,给对方一个千年杀。

    如此一来,占婆国内不稳,自然要回兵防守。

    沧澜国独木难支,也支撑不了太久。

    内阁和兵部商议良久,都觉得这样最有希望让两国尽快退兵。

    说来说去,最合适的人选当然就是冯一博。

    可内阁之中谁都没开这个口,元春也是一样绝口不提。

    最后才拖到朝会上来商议。

    没办法,马上就要征收夏粮了。

    陈勤之还指望冯一博在背后出谋划策,好顺利推行新政。

    李守中则不舍徒弟再去冒险。

    如今徒弟位极人臣,这样的功劳可有可无。

    只要老老实实熬一熬,内阁必然有他一席之地。

    而不论是出海还是战争,其中风险都不言而喻。

    赵舜君倒是无所谓,却也不想做这个出头鸟。

    更何况,兵事也不归他管。

    同样的,贾雨村明白冯一博在元春这边的地位,还要在他之上,自然不会触这个眉头。

    可没办法,他掌管兵事。

    满朝文武都不说话,最后也只能由他起头。

    元春也不想冯一博去,所以早就和他通过气。

    可惜时间紧迫,她给冯一博传递了消息,却还没收到回应就到了朝会的日子。

    此时她自然是揣着明白装湖涂,想要让人举荐人选,只要差不多就顺水推舟了。

    正在这时,北静郡王忽地上前一步,朝丹陛一拜,朗声道:

    “臣举荐京营节度使刘昭前往,刘大人此前在泉州卫,对东海郡和南洋诸国都相对熟悉一些,必然能协调南疆,一举夺回交趾!”

    放在平时,没有实职的勋贵不怎么参加朝会。

    可如今南疆失守,这些勋贵都是带兵的后备役,自然都要出席。

    只是没想到,北静郡王不举荐开国一脉,却举荐起刘昭来。

    兵部侍郎白家锦眉头一皱,连忙上前朝丹陛一拜,斜睨着北静郡王,沉声道:

    “北静郡王此言差矣,刘大人还需坐镇都中,京营负责拱卫都中,保护陛下安全,节度使岂能轻离?”

    新贵如今大多投到冯一博门下,京营之中的新贵已然以刘昭为首。

    再加上拉拢的无门无派的中层,好不容易控制了大半京营。

    若是刘昭被调走,南面能不能顺利解决不好说。

    可是京营群龙无首,恐怕开国一脉就要浑水摸鱼。

    等刘昭回来,大概率又要重新开始。

    甚至,在此期间会不会发生什么?

    也许能不能回来都在两可之间!

    冯一博手下能信得过的人很多,却多在东海郡。

    而朝廷之中能信得过的,大多还都是文官。

    刘昭这根独苗自然不能轻动。

    可问题是,北静郡王说的也有道理。

    南面除了粤、云、贵,就属闽地最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