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981章 绝对不能让老鼠上桌

第981章 绝对不能让老鼠上桌(5/6)

 历史又证明了,空谈道德,误国误民。

    “哎。”林辅成有些颓然,他这一生走南闯北,去过草原,去过辽东,去过南洋,甚至还做过海寇的二当家,从蒙昧宗教,到分封藩国,再到郡县封建,他甚至在吕宋,详细了解过泰西尼德兰地区的代议制。

    种种政体他都看过之后,在思索自由与秩序的时候,他意识到绝对的自由只会造成了更大的失序,那个永谢布部就疑似有点太自由了,当下的倭国也疑似有点太自由了。

    自由的演化,就必须要有一个限制,而这个限制需要人去完成。

    而翰林院这帮比较清贵的翰林们,对政令进行审查,可以有效的遏制有限自由,向绝对自由的演变,事实上,这些翰林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翰林院的主要职责就是修史,沈鲤就修过《景宗实录》。

    在这个效天法祖、凡事讲祖宗成法的年代里,掌握修史的权力,就等同于掌握了定义律法的权力。

    林辅成忽然发现,坏了,主张自由的他,成保守派了,翰林院这帮老学究居然有可取之处!

    李贽很快就注意到,林辅成说的,有个矛盾的地方。

    那就是要清贵,要保持翰林的超然地位,这些翰林就不能沾染红尘,他们就只能观政,不能行政,否则行政必然和各方利益有了往来,就无法清贵了。

    但是没有行政经验,就很容易出现肉食者的一厢情愿,本意是好的,但制度推行下去,就变得面目全非,比如一条鞭法。

    这些都是万历维新里的实践结果,也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张居正就没有地方履职的实践经验,他在制定一些政策的时候,就会变得犹豫不决。

    “贤弟啊,你这些话,也就咱们俩知道,还是不要呈送御前了。”李贽犹豫了下低声说道。

    林辅成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李兄何出此言?”

    “英宗和孝宗。”李贽仔细斟酌了一番自己的话,有的时候,老鼠不一定是臣子,有些老鼠一定会上桌,英宗和孝宗就是如此,这林辅成这些话,有点含沙射影,指斥陛下的嫌疑。

    他这四个条件里,陛下年龄和行政经验,都不满足,陛下观政行政,也不过十九年。

    林辅成思前想后,觉得自己没能力解开这个死结,笑着说道:“这些事儿,还是让朝里的明公去头疼吧。”

    林辅成把自己在草原上的见闻,写成了一本《绥远游记续编》,将他这一年来见到的各种事,写成了游记,分批刊印。

    他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把自己关于自由与秩序的思考,写成了一本奏疏,包括他的迷茫,呈送到了御前。

    实践和维持清贵之间的矛盾,似乎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这的确是个死结,所以翰林院要保留下来。”朱翊钧最终朱批了这本奏疏,他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没有更好办法之前,维持现状,也是一种智慧。

    朱翊钧派出了得力干将高启愚整肃翰林院,就是让翰林院少一点袖手谈心性,多看一下百姓。

    作为史书的修订者,掌控了定义历史权力的翰林们,应该肩负他们应该有的责任,从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大明在同一个坑里摔死。

    翰林院的翰林、都察院的御史、六科廊的六科给事中,共同构成了清流,而清流负责对政策的纠错,这是政治制度自然演化的必然结果,一个兜底机制的存在。

    纠错机制只要失效,就是天下将亡。

    这种制度也不是大明独有,比如英格兰有个上议院,美帝有个参议院,而西班牙也有类似的国务委员会,这些兜底纠错机制的存在,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