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 文明需要连续存在(5/6)
保低声说道:“自从翰林院学士李长春致仕后,翰林院到户部,就要不到银子了,连俸禄都三个月没发了。”“翰林院要的有些急了,大司徒就骂街,大司徒骂的可凶了,问翰林院的翰林有什么用,又不肯做监当官,又不肯与时俱进,整天抱着一群破书吊书袋!”
“陛下知道的,大司徒对每一厘银子都很重视,翰林们也只能嘟囔了两句有辱斯文。”
李长春致仕后,翰林院连发俸禄都难了,户部不给银子,还骂这些翰林,在以前,翰林们直入内阁参与机密时,哪里轮得到户部如此嚣张?
但现在,国帑有了银子,户部势大,翰林们只能生受了这个委屈,并且赶紧表现了一番,无论如何,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来,怎么也要把该拿的俸禄拿到手。
“该发的俸禄还是要发的,他们的探究很好,继续探究就是。”朱翊钧斟酌了一番,还是给户部下章,把该发的俸禄发下去。
养这些学士,绝非养闲人,翰林院在万历维新中,也是有贡献的,尤其是在一些聚谈上,讨论社会问题,起到了公众监督的作用,绝非一无是处,当然这个衙门的问题还是很大,清贵清谈之风,仍然是主流。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让高爱卿管一段时间翰林院吧。”
“少宗伯不愿意理他们。”冯保斟酌了一番,为高启愚说了句话,高启愚哪有功夫搭理他们,丁亥学制的推行都忙不过来。
其实户部不给俸禄,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翰林院不能直入内阁参与机密之后,已经逐渐失去了价值,连养才储望都做不到,那就没必要存在了,翰林院国子监,逐渐被京师大学堂取代,才是趋势。
户部也在通过这种方式,在逼翰林院自我消亡。
“翰林院还是有必要的,让高爱卿管一段时间,等到礼部右侍郎站稳了脚跟,再让右侍郎接手就是。”朱翊钧最终还是做出了决策,麻烦一下高启愚。
李长春致仕已经超过了六个月,礼部右侍郎迟迟空悬不绝,朱翊钧数次下旨内阁要求内阁推荐,但每次都无法任命,主要就是这个棘手的翰林院不好管。
本来,隆庆二年进士于慎行,已经要做礼部右侍郎,但是一听说兼掌翰林院事,立刻称病了。
于慎行在隆庆二年中了进士后,就进了翰林院做了庶吉士,让他整肃翰林院,他是真的整肃不了。
高启愚就没这个顾虑了,他一个三甲同进士出身,对翰林院有种天然的敌视,一朝得势不饶人,让高启愚整肃翰林院就正正好,他愿意接手,于慎行就可以走马上任了。
“臣遵旨。”冯保只好让司礼监太监拟旨,准备下章了礼部。
“陛下,墨西哥、秘鲁、智利总督府的总督们已经顺利抵达了松江府,算算日子,明天就该到天津州了。”冯保找出了松江巡抚李乐的奏疏。
三个东太总督快到了,主要是为了签订《环太商盟通商章程》。
使者们跟随潞王就藩的船只返回了各大总督府,如果总督们对《章程》不满意,不认同,自然只派使者继续沟通,而不是总督亲自前来。
事实上,礼部制定的《章程》虽然霸道苛刻,但还在总督们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甚至总督们还觉得大明对家养的狗,真的是太好了!
《章程》里的许多条款,居然考虑到了总督府的利益,大明朝廷真的是太有道德了!
墨西哥总督府绍西托银矿,一年六百五十万两白银,留在总督府的还没有五十万银,其他的全都被珍宝船直接带回了本土。
夷人的骚乱一波接着一波,他们总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