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

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2/6)

说的情况是必然会发生,所以从一开始就绝了这个口子。

    任何组织不能没有行政,没有行政的衙门,就变成了翰林院那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但组织里,行政权力太大,那这个组织立刻就会陷入僵化,不仅仅是朝廷、也不仅仅是官厂,民坊也是如此,一招文山会海,就能让所有人疲于奔命。

    匠人拿着身股,本身就是和掌控权力的官吏们进行抗衡,如果也给官吏们,哪怕是给职位身股,那匠人就无法和官吏们形成平衡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申时行首先赞同了高启愚的话,大明官吏什么样子,申时行也很清楚,这帮虫豸,干的事儿,就两条:交结朋党,抱团乱政、擅为更改,变乱成法。

    比如这擅为更改,变乱成法,明明有明确的大明律,详细的大明律例,甚至还有关于条文解释,但到了地方判官手里,从来都是我想怎么判就怎么判,你这刁民,民告官还想赢我?

    到了官厂也是如此,官厂法例明确规定,这些个官吏就是不遵从,整日里找着由头为难匠人,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上级来了还要停工停产,结果这上级也就是个工部的九品大使,到库房点检物料。

    每天光搞迎检,但从没迎到过。

    之所以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纯粹就是这些官吏们在耍官威,为了耍威风故意这么折腾,而且往往,这官越小,规矩越大,事儿越多。

    申时行为官多年,官吏身上这些毛病,申时行可太清楚了。

    “但少宗伯,你这么做,官吏还怎么管匠人呢?”申时行眉头紧蹙的说道。

    “申侍郎,他们是官,手里攥着权,背后站着朝廷,匠人们都是民,怎么可能管不住呢?”高启愚摇了摇头继续说道:“申侍郎,官吏们应该被《吏律》约束,匠人要被《官厂法例》约束。”

    高启愚的话不难懂,官吏是官选官的统治阶级,匠人们是被统治的生产者阶级,就是没有身股,这帮官吏,天然压制匠人。

    朱翊钧笑了下,这俩人演技不太行,不如冯保,他们其实就是有些话不太方便说,借着所谓吵架讲了出来。

    俩人都不赞同给官吏身股。

    “朕听明白了,自少宗伯上疏之时,朕就一直不明白,为何这身股制是官厂改制的关键,甚至是基石,到这里朕算是听明白了。”

    朱翊钧看向了凌云翼继续说道:“凌次辅,之前匠人们有了委屈,是不是都找王次辅?”

    凌云翼出班俯首说道:“有的时候,匠人们也会跟王建说这些事儿,毕竟王建是文成公的侄子,只不过后来,王建慢慢变了,匠人们就不找他说了,文成公走后,匠人们就只能趁着陛下去官厂,对陛下诉苦。”

    王崇古对官厂的管理,人情过重的弊病,在王崇古走后,彻底爆发出来,匠人们诉苦的通道,彻底断绝了,这也是凌云翼接手后,大刀阔斧改制的原因,因为匠人们无处诉苦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京师官厂匠人还能托大工匠,找王崇古说道几句,这京师之外的官厂匠人,又找谁说去?

    过去官厂的规模不大,现在在建的官厂就有五十一座,大明工部直属官厂就高达七十余座,这人情过重,成了官厂扩大的阻碍。

    “匠人们对朕说,才能诉几句苦?朕身居九重,一年又能去几次官厂,又有多少匠人,能跟朕说的上话?”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朕去了,匠人们只会说些好话,生怕说了坏话,被人为难,也就是一些大的冤案,能跟朕说一说了。”

    “就依少宗伯所言,改制的事儿,吏部执行。”

    高启愚冲锋陷阵,背后是凌云翼的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