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此方便门一开,万门皆开(2/6)
叶,他有些不确信,但好像的确是这样。历史证明,朝廷强能控制地方则向治,朝廷弱控制不了地方则丧乱,最典型的就是安史之乱,彻底打碎了大唐朝廷的权威,藩镇割据,民不聊生。
“怎么会这样呢?怎么可能是这样呢?”朱翊镠喃喃自语,他得到的这个答案过于离谱了一些。
他跟着皇兄一起长大,亦步亦趋,他读过很多史书。
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脉络,是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的贵族政治,到汉隋唐的世家政治,再到宋明的士绅官僚政治逐渐演进。
到了大明已经完全是官僚政治的巅峰了。
这恰好佐证了他的想法,底层和顶层利益,在一场又一场倾覆之祸的天下大变之中,在逐渐趋同。
按照皇兄的说法,皇帝就是最大的士绅头子、地主头子,但朱翊镠觉得自己的理解有些片面了。
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皇帝应该天然站在百姓的立场上。
因为皇帝真的做一个最大的士绅头子、地主头子,就能治理好江山社稷,那怎么会有改朝换代的事情发生?而且每隔几百年就要来一次。
显然,皇帝不应该是一个士绅头子、地主头子,否则改朝换代就是必然。
“去通和宫!”朱翊镠思考了许久,他觉得自己已经离捅破窗户纸只有薄薄的一层了,但他就是想不通一个关键,顶层和底层利益如果能做到完全一致,是否能够避免改朝换代。
朱翊镠火急火燎的赶往了通和宫御书房,冲到了皇帝面前,挥舞着手臂,把自己思考讲了出来。
“皇兄,我的想法对不对?”朱翊镠目光炯炯的看着皇帝,追寻着一个答案。
朱翊钧则在纸上写写画画,把朱翊镠的想法总结了一下。
历史脉络证明,底层和顶层利益在逐渐趋同,贵族、世家、官僚政治制度的演化,就是铁证;
万历维新从第一新政考成法到最近的兵发容城,几乎所有的新政,都佐证了这一观点,站在百姓的立场处置问题,就能获得拥戴;
作为国君、作为君主,要先讲立场,要保护穷民苦力的利益,调节各个阶级的矛盾,不至于在剧烈的冲突中,毁灭彼此玉石俱焚。
这就是朱翊镠挥舞着手臂想要说的主要内容。
“不能。”朱翊钧非常确切的回答了朱翊镠的问题,他看着朱翊镠笑着说道:“顶层和底层利益就是能做到完全一致,也无法避免改朝换代。”
“而顶层和底层的利益逐渐趋同,只能越靠越近,绝不可能真的做到完全一致。”
“大多数时候,朝廷开始变得虚弱,慢慢斗不过豪强,其核心利益就会立刻转变为财税,朝廷会和豪强一起,压榨百姓,以换取自己继续苟延残喘。”
“为何?”朱翊镠愕然,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套了不起的政治制度的底层逻辑,在士绅官僚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演进!
可是皇兄的话,给了他无情打击。
“矛盾说第一篇讲矛盾,就告诉你,万事万物总是在发生改变。”皇帝满脸和煦的笑容,他看着弟弟继续说道:“你不要被读书人给骗了,要接受一个基本的事实。”
“要学会接受,万事万物乃至于朝廷,都会有一个从好变坏的过程,起起落落才符合万物无穷之理,就像是太阳不能永远如日中天。”
“过去好的,现在不一定好,将来也不一定坏,要多读书,不要被读书人给骗了。”
大明士大夫骗人有六个办法。
第一把儒家修身异化为完全的自我为中心;第二以唯结果,论成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