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953章 汉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

第953章 汉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2/7)

了一个直角,把天空割断成了南北两半,最终如同蛛网一样的闪电分支,撕裂了整个天穹,恍若白昼。

    片刻之后,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扫过了大地,紧接着,归德府出现了数十个形态各异的滚地雷,随风而动。

    滚地雷就是球形闪电,这东西本就不常见,连钦天监的天文生也是只见其名,从未见其形,而归德府一次就出现了数十个滚地雷。

    雨水倾盆而下,大雨滂沱,持续了三天三夜之久。

    齐雷耀空,说的就是这些滚地雷。

    户部尚书张学颜颇为庆幸的说道:“夏粮已收,秋粮正需要灌溉,这次大暴雨之后,放晴了九日,也算是让人喘了口气,会造成减产,但是不会太多。”

    “而且因为早有准备,自春天起,各级衙门都对堤坝进行了加固,对地势低洼进行了迁民,没有闹出洪灾、瘟疫来,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是说没有地方受灾,而是把地势低洼地方的百姓,迁徙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有了泄洪的地方,这次的大暴雨,才没有造成巨大的伤亡。

    滚地雷出现,似乎昭示着老天爷动了真怒,但因为朝廷提前做了周全的准备,这次水旱不调造成的大降雨,造成的危害,比之前预期的要小很多,至少是可接受的范围。

    “今年,可能是日后十年,气候最好的一年。”朱翊钧重重的叹了口气,看着窗外的天空,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老天爷存在,要亡了大明,就一把天火,把他给烧的干干净净,何必为难百姓呢?

    廷议主要是关于受灾免税、泄洪区不得耕种居住、各地缙绅履行自己的六十二条承诺和朝廷、百姓共度时艰等等。

    各地均有劣绅,灾年仍然不肯减租、趁机兼并、收买奴仆等等行为,都被各级衙门给抓了典型。

    但大多数的缙绅还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减租、不兼并、配合朝廷赈济。

    因为历史早就不止一次证明了,你的宅院修的再坚固,被流民冲击也是一冲就散,和小地主没什么区别,要么在流民的锅里,要么和流民一起流徙。

    民乱真的闹起来,皇帝修的皇宫都能攻破,你这地主家的宅院得修到什么地步,才能挡得住流民的冲击?

    “绥远驰道扩建。”工部尚书辛自修拿出了一本奏疏。

    绥远总督潘季驯、刘东星、忠顺夫人等人上奏,请命扩建驰道,绥远驰道的运力不够了。

    煤炭、铁料、口碱、皮草、羊毛、牲畜等等货物,占据了驰道将近九成的运力,这导致了其他货物,只能依靠过去的骆队、骡车、牛车等方式运输。

    朝廷在绥远驰道规划之初,就严重低估了绥远对运力的需求,即便是这次的扩建,也只是缓解而不是解决。

    在绥远,驰道的价格更低,骡车、牛车的价格反而更高,一些个商贾,宁愿等待数月排铁马,也不愿意雇佣这些骡车、牛车。

    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安全。

    铁马拉动的火车,配有工兵团营沿途保护安全,货物基本不会损失,但骡车、牛车在路上走着走着,就有可能被马匪给劫了。

    马匪敢劫驰道,大明军就敢平叛。

    所以商贾们宁愿等,也不愿意人货皆失。

    潘季驯写了一本十分详细的奏疏,请命扩建驰道,并不是全线扩建,而是对关键线路进行扩建,卧马岗到五原府,胜州到五原府,归化城到宣府,以最小的成本,增加驰道的运力。

    不是说宣府到京师这段驰道不忙,这段其实最为繁忙,但到了腹地,骡车、牛车就成了备选,因为腹地更加安全,京营十几年如一日的剿匪,让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