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994章 换了批人,几乎等同于换了人间

第994章 换了批人,几乎等同于换了人间(3/6)

帝,大明皇帝依旧和过去一样的健壮,如同小山一样的坐在龙椅上,让人格外安心,似乎只要圣天子在,一切都会变得欣欣向荣。

    “慕清都长这么大了?”朱翊钧看着已经落落大方的慕清,笑着说道,上一次见这丫头,她才九岁。

    慕清赶忙磕头,大声说道:“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免礼免礼。”朱翊钧对着冯保说道:“看赏。”

    赏赐没有多么的恩厚,一件羽绒夹袄,还有一个带暖耳的帽子,草原苦寒,皇帝赐了点御寒的衣物。

    三娘子汇报了草原一年来的情况,又奏闻了牧民确定牧场界限的进展,还奏闻了今年养羊数量比去年增加了3.2%,这个增长速度,比往年低一点,天变对草原的影响也很大。

    只要草原不养马,保持着庞大数量的羊群,朝廷就可以完全放心,草原气候不比几百年前了,养马多了,会死很多很多人,饿死、冻死、战死,南下劫掠,草原人会死人,大明也会死好多好多人。

    现在这样,对彼此都好,时日久了,大家都是大明人,也就不分彼此了。

    对付草原人,王崇古当年一手高利贷,一手捣巢赶马,一手羊毛生意,确实都是对草原的良策。

    “朕其实也没想到,这换六房、衙役,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朱翊钧对京师的变化还是有些了解,他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换了批人,几乎等同于换了人间。

    张居正在京师吏举法的推行中,也在观察,并且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这六房书吏、衙役,最好还是三足鼎立,才算稳当,也就是官厂匠人、民籍举人、军籍举人,如此以来,三方互相节制,才算是吏举法大成。

    这个改动,建议来自申时行。

    “绥远能不能一同改制呢?”三娘子带着些期盼的眼神,请求皇帝政策倾斜。

    朱翊钧摇头说道:“做不到,绥远没有那么多的读过书的住坐工匠。”

    绥远的卧马岗官厂、胜州官厂营造时间远远晚于京师四大官厂,没有那么多的住坐工匠去参与遴选,短期内无法改变现状。

    政策,要因地制宜,绥远不具备如此改制的条件,现在绥远先把定牧搞明白,让人们安定下来,才是关键。

    安稳日子谁都想过,草原人不是天生向往随水而栖的游牧生活,那叫朝不保夕,也叫颠沛流离,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太阳的生活。

    物质基础达不到,政策推行不了。

    “谢陛下解惑。”三娘子有些失望,但很快她就振奋起来,今天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踏踏实实搞生产,时间到了,自然就可以执行了,终究有那么一天,虽然会晚一点。

    “大同婆娘的数量,这些年在不断减少,你在绥远也要对这件事上些心思,人牙行的行商也要打,以前是活不起,卖儿卖女,才有了大同婆娘的生意。”

    “但这些年,草原算不上丰衣足食,但勉强也能吃上饭,不要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朱翊钧说起了大同婆娘的生意。

    宣府大同,自万历九年开始,就用标记重捕法,估算大同婆娘的整体数量。

    随着大明对草原的王化,晋商高利贷和捣巢赶马不再进行,大同婆娘的数量在快速减少,时至今日,大同婆娘的数量,已经不到一万五千人了,到这一步,就该打击人牙行了。

    眼下,松江府、应天府、顺天府三府已经对青楼、娼妓进行了全面取缔,而且随着商品经济蜕变和朝廷意志的贯彻,禁娼令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朱翊钧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把娼妓、人口买卖的生意彻底压制,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