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换了批人,几乎等同于换了人间(1/6)
朱翊钧的确是大明最富有的人,但面对处处都需要银子的大明,他不敢奢靡浪费,有点银子也都投入到驰道和丁亥学制上了。松江府的富人们,就不必考虑过多的社会责任,斗富竟奢,就成了自然而然之事。
而这股风,吹到了学堂里,就是朱翊钧看到的模样。
甚至为了防止招致圣怒,王谦和李乐,已经非常保守了,一些极个别的学子,打扮的更加光鲜亮丽,一身行头,可不止3.57万斤米那么简单。
本来以为王谦过于激进的大明皇帝,看过了学堂竟奢的危害后,认可了王谦的激进。
矫枉必然过正,之后再调整回来即可,但这学堂绝不可竟奢,这些个学子,读书明理就是为了树立价值观,这从根儿上就长歪了,恐怕,大明这棵参天大树也会长歪。
朱翊钧朱批了王谦的奏疏,认可了他的行为,这看起来,衙门当真是有点多管闲事了。学子们吃什么穿什么都要规定,但大明朝廷是郡县帝制,皇帝是君父,管得宽的同时,要尽的义务也多。
万历十九年万寿圣节休沐三日后,大明皇帝又变得活跃了起来,京师处处都有皇帝的身影,京师百姓对此习以为常,京师百姓们最看重的是身边的变化,京师真的好起来了!
这里面的原因非常简单,六房书吏、衙役被皇帝换了个遍,入城不用再被衙蠹额外抽分货物了。
陛下身在九重之上,日理万机,即便是眼皮子底下,也不太了解这些衙蠹的作风,那真的是粪车路过,都要吸两口!
一衙蠹白吃白喝白拿倒是小事,吃点闷亏而已,多少年了,百姓早就习惯了,这一改制,居然有了拨得云雾见天明、天大光耀万方的感觉。
京师这个首善之地,第一次有了首善之地的感觉。
有些衙蠹欺行霸市、驱赶良商、欺男霸女,就以城西有一个老衙役而言,就强占了两名民妇,这民妇的丈夫,敢怒不敢言,自家买卖在人家手里握着,申冤无门,跑去衙门告状,六房根本不受理。
欺行霸市,外地来的米面粮油商贾,根本进不了这粮市口、菜市口、油坊,到了朝阳门,就必须给了京师的商贾,否则这些个衙蠹顷刻便至,车货全都给你拉走,再纠缠就狠打一顿,轻则打断骨头,重则卧床难起。
城中的帮会,跟衙门里的人勾结在一起,更是无法无天。
现在,这一切都在京师慢慢消失了,接连几个埋在京师城里的帮会,被衙役、五城兵马司、缇骑联合缉捕归案,京师风气为之肃然。
至于城外?大将军发了火,城外的打了三日炮,那些不成气候的山匪寨子,都给夷为平地了。
京师百姓茶余饭后,都讨论着这一次又要砍多少脑袋,但很快,刑部衙门传来了消息,只有二十七个首恶在菜市口砍头,剩下那些没有命案在身的从犯,都被发往了哈密城,给宁远侯爷垦荒去了。
京师变化大,甚至连往日里泛着妖紫色的霾灾,都变得顺眼了几分。
绥远布政使三娘子,赶着入冬前,再次入了居庸关,她要带着人把羊毛送到永定河毛呢厂去。
这是今年最后一次羊毛,量很大,足足有十七万袋,一袋就是150斤,这么多羊毛,是草原人过冬的命根子。
三娘子看着越来越近的卢沟桥抽分局,满是愁容的摸出了十张银票,觉得不够,又摸了十张,准备到卢沟桥抽分局里打点关系。
“这些喝人血的衙蠹!”三娘子看着自己的马车停在了抽分局门前,就觉得一股怒气在心口难消。
这些个衙蠹,比大明皇帝还难缠。
这些年,三娘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