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该是你的,谁都夺不走(2/6)
年朱翊钧就处置过一个宛平县争地案,就因为三分地,宛平邱庄的老刘家、老李家,死了四个人,乡野之间,多个孩子就多一份底气,多个孩子就多一个劳力,这种争地纷争,就是优势。粮价低了,可以不卖,留着自己吃,这年头粮食还没充足到要可以自由流转贸易的地步。
尤其是除了松江府之外,大明其他地方,并没有完成商品经济的蜕变,大明交通,连驰道都只有稀稀松松的几条。
粮荒的时候,银子买不到救命粮。
朱翊钧接触到的京师农户,多数都算是中人之家了,他们家里通常也没有三年的积蓄,多则两年半,少则只有半年,有些都没有积蓄,偶尔还要断粮。
至少在万历年间,这种基本现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先生,你说这种地能赚到钱,还轮到农户去种吗?”朱翊钧的语气十分平静,但冯保感觉出来了,陛下生气了,倒不是对这个御史言官生气,而是对这个问题的无奈。
种地赚得到钱,农户会被兼并的一亩地都不剩下。
大明的主体经济还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封闭,农业产出和剩余,无法顺利交换,所以兼并还没剧烈到百姓走投无路的地步。
在商品经济蜕变的过程中,如果种地能赚钱,那乡贤缙绅,一亩地都不会给农户剩下。
“陛下,轮不到。”张居正非常肯定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所以,这个谷贱伤农,到底伤的谁?”朱翊钧又问。
“乡贤缙绅。”张居正也没有犹豫,很快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名陈御史这篇奏疏,盖一章吧。”朱翊钧倒是没有对这名御史言官发火,而是选择了盖一章,让内阁训斥一番,御史多了解点实际情况,再写奏疏,林辅成谈草原问题,都知道亲自去一趟。
“臣遵旨。”张居正俯首领命,无用妄言这一章盖下去,内阁发文训斥,已经相当严重了。
这是廷议最后一件事,这个不重要的事儿,就是最后的收尾,朱翊钧示意了下冯保,冯保一甩拂尘,向前一步喊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全都起身见礼。
朱翊钧回头看了一眼,幸好他是训练有素的皇帝,否则差点笑出声来,申时行扶着桌子赶忙站了起来,脚疼,只能一只手扶着桌子,一边见礼,看起来有些滑稽。
这一次崴脚,真的让申时行颜面尽失。
朱翊钧在后殿休息了一下,冯保奏闻沈鲤要单独请见。
沈鲤要说两件事,他要举荐高启愚为礼部尚书,这样一来,高启愚就是名至实归的少宗伯了,而不是以左侍郎管礼部事,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其次就是沈鲤最近读史,有了些新的感悟,跟陛下分享。
“大宗伯,随朕到通和宫详细说一说。”朱翊钧让沈鲤一起上了小火车,小火车呜呜呜的鸣起了汽笛,动次打次的开动了。
“无需多礼,坐坐坐。”朱翊钧让冯保看了杯好茶,才问道:“大宗伯让高启愚做礼部尚书,先生答应吗?”
“回陛下,臣不知。”沈鲤非常明确的说道:“臣在文渊阁坐班,礼部堂上官少宗伯代管日久,这名不正,则言不顺,上次环太商盟章程签署,闹出了些许波折,臣还是觉得让少宗伯名副其实更好些。”
“那朕跟先生分说此事,大宗伯举荐便是。”朱翊钧明白了沈鲤的顾虑,这事儿,还真得他这个皇帝出面,张居正不好惹。
高启愚立了这么多的功劳,再这么揣着明白装糊涂,恐怕礼部诸官,内心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