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991章 天地一烘炉,物欲火中舞

第991章 天地一烘炉,物欲火中舞(4/6)

锁国,片甲不下海,松江府立刻失去了其开海中超然地位,那竟奢之风无从谈起了。

    但这是大明朝廷不能承受之痛。

    姚光启面色忧虑的说道:“臣倒不是担心这些势要豪右奢靡,他们家财万贯,等闲奢靡所费,还没他们赚得多,就是再败家,家产足够他们败几辈子了。”

    “臣就怕穷民苦力,未富先奢,为了所谓的面子,为了从众、为了合群,买那些不是自己所能负担之货,只为一时之快。”

    “臣在上海县,西城有一老妪,年满六十五,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终日不歇,夜不能寐,一日仅得三十大钱。”

    “其有孽孙,年十六,全家供养读书,捉襟见肘,孽孙竟为了一方砚台,索要银钱未果,杀老妪取财。”

    姚光启讲起了一个案子,上海县西城有一个以弹棉花为生的老妪,整日忙碌一天三十大钱,孙子读书,为了砚台攀比,问老妪要钱,老妪不给,孙子杀了祖母,抢了所有钱财,买了砚台。

    这个案子,可谓是触目惊心,姚光启在降头案中,成为了人人尊敬的大功德士,这案子一出,姚光启立刻海捕通文,将孙子绳之以法。

    可是老妪已死,这孽子父母庇护不肯诉讼孽子,但最终,凶杀案无人告诉,衙门也要管,这孽子还是被姚光启给斩首示众了。

    “未富先奢为大害。”

    姚光启面色有些迷茫的说道:“洋货、皮货、绸缎、衣饰、金玉、珠宝、参药、戏院、游船、酒肆、茶店,可谓如山如林,人立于其间,很难不心生恍惚,心生向往。”

    姚光启真的不知道这松江府竟奢之风该怎么办,他在上海,纸醉金迷把人迷花了眼,迷透了心,泡在金山银海之中,人怎么可能抵抗这些诱惑呢?

    “人人逐利为先,人人急功近利,人人竟奢纵欲,民淳风朴,荡然无存,臣愚钝,只觉得,他们大抵都是疯了吧。”姚光启叹了口气。

    他是弘毅士人,他心里装着百姓,也很有毅力,他能顶得住,可这世间,又有多少弘毅士人,最终他只能把自己所见所闻,化为叹息。

    此话一出,廷臣们都感受到了这位上海知县、松江推官的无奈,甚至是绝望。

    其实姚光启还想过一个办法,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先让一部分富起来的人,大力竟奢,有千人之奢靡,就有千万人之生理,让这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通过竟奢,让所有人都富起来。

    姚光启真的做了一段时间,立刻察觉到了这根本不可能做到,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总是通过各种精妙的设计,让穷民苦力终日疲于奔命,根本无法翻身。

    姚光启还在上海县试行过一个月的禁奢令,禁止奢靡之物泛滥成灾,但很快,姚光启就自食其言,撤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禁令。

    千人之奢靡,千万人之生理,他在上海县拥有足够的威望,禁奢令一下,就得到了普遍的遵从,毕竟得罪了大功德士,大功德士不再庇佑,恐怕要遭受千灾万祸。

    禁奢令后,成千上万的穷民苦力,无事可做,也让姚光启无可奈何。

    兜兜转转,对于奢侈的限制,还是增加高昂的奢侈税、禁止赌坊、严厉打击娼妓,除此之外,姚光启做的所有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纸上得来终觉浅,朕之前从奏疏里了解到爱卿为难,没想到竟奢之事,如此的困难。”朱翊钧对这种事儿,也没什么好办法,他没有妄加指导,没有充分依据、不了解实际情况时,轻率地的进行决策,那是肉食者的一厢情愿。

    机枪挪十米这种事,做不得。

    其实松江府竟奢之风,也不是什么太严重的问题,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