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帝国往事】(3/3)
应为,可能我们在面临同一困境之时也会做出同样抉择。但要是为了功名利禄,而不惜投降敌人,甚至出卖自己的同胞,出卖自己的国家,那么这些人无疑将会钉在历史的耻辱之柱上。
屈突通是不想投降的,此时的他已经六十岁了。六十岁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而在古代六十岁已经意味着半截身子都埋在土里了。屈突通是一位有骨气的将领,他不能晚年不保!所以当李渊派他的家童来劝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把他杀了。李渊攻克长安,把他的家人到抓了,屈突通还是为所动。
留下桑显和镇守潼关,自己带着几万人马向洛阳奔去。当然他这么做不是溜号,而是实在打不过刘文静,留在潼关也没用,而且潼关的粮食也不够几万人吃的。
而更准确来说,屈突通留在潼关要比他返回洛阳要安全的多,因为至少李渊不会要自己的命,也就是饿两天肚子。可要是到了洛阳后果是什么就不好说了。
此时李密十几万大军把洛阳城围的水泄不通,连个老鼠到跑不进去。屈突通死撑也就三四万人马,还不够李密塞牙缝的。
再说,此时的隋朝还是合法政府,杨广还是合法皇帝,按照杨广同志的性格,一个把都城长安给丢了的人他还能让你过明年的六十大寿?就算杨广那几天正好发慈悲,不杀屈突通,他手下的那帮大臣(比如宇文化及)还不一人一口盐汽水喷死你啊!屈突通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但他还是去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