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愿意收购(2/2)
平米的地,梁书弗直接圈了地在上面建了总面积2000平的厂房。厂房包含裁剪、缝制、熨烫、包装等功能区域,还有一个仓库。
原有的50人核心团队,一下扩展到200人。
原来的50人中,梁书弗选了17个人,分派到各个流程,岗位当小组长。
老员工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的直搓手。
“小弗,阿不,梁厂长,我真的可以当这个熨烫组的组长么?”
一名五十多岁的阿姨,小心翼翼地问。
“当然,汪阿姨,你的熨烫技术别人都比不上,而且我观察下来你平时检查的都很细致,特别适合当熨烫组组长。”
在员工大会上,梁书弗对所有人道:“我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是来混日子的,那趁早回去。但要是你们有能力,有责任心,肯干能干,不管年纪,性别,学历,都可以升职加工资。”
所有人都很激动。
国营单位可不是这样,那里的风气就是论资排辈,就算有能力也必须等着。
有了工厂,有了门店,品牌响亮了,再加上人们兜里的钱多了,亮晶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短短两年,亮晶晶服饰的厂房就从宽敞变得拥挤。
缝纫机,锁边机从几十台到百余台,日均生产服饰数从百件提升到上千件。
现在的亮晶晶,不仅生产基础衬衫,休闲装,还为县内的中学生产校服。
除此外,梁书弗还发展了大量经销商。
朱秋宇从摆地摊开始跟着梁书弗,现在也做大做强,成了亮晶晶在吴县的最大经销商。
没错,朱秋宇直接避开亮晶晶的大本营虞县,选择去自己老婆的老家开店。
许多人看到卖亮晶晶赚钱,也纷纷跑来和亮晶晶洽谈。
通过这些经销商,亮晶晶的货,一下卖到了外省。
时间到了1993年底,梁书弗已经27岁了。
国营单位的颓势越发明显,海周乡棉纺厂倒闭了。
国家提出要将各地效益不好,非国家支柱产业,非民生国企改组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制。
像海周乡棉纺厂这种小型国企,可以选择由大国企兼并或直接破产,或出售、股份合作制等方式盘活或关闭。
海周乡想了很多办法,和县里面的棉纺厂接洽了好多次,兼并方案都没谈下里。
归根到底,县里的棉纺厂也是自身难保。
最后乡里面没办法,决定找民企合作。
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亮晶晶。
梁书弗热情的接待了乡镇管经济的主任和纺织厂江厂长。
两人简单的说明了来意,“所以我们想问问亮晶晶有没有兴趣入股,纺织厂愿意出让40%的份额。”
“感谢乡镇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也很想为乡里的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就在王主任和江厂子觉得今天这事稳了的时候,梁书弗客气的拒绝了。
“不过我对股份制合作不感兴趣。”
“梁同志。”
王主任诧异。
“王主任,虽然我对合资不感兴趣,但我愿意出资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