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茜茜,还不够狠,别总舍不得下手啊!(3/4)
阵,说是为了感谢他当初助力《疯狂的石头》。尽管知道这是安乐扶持属于自己新导演的幌子,姚东依旧没有拒绝。
相比那些圈外进来的资本,江自强内行太多了。
饭桌上众人聊着聊着,喇陪康就把话题给扯到了前不久为《百鸟朝凤》下跪的方力身上。
倒不是嘲笑他,而是由此把话题转向了电影营销。
近几年电影营销不仅花样多了,成本也更多了。
像这种私递下的讨论,虽说也会藏着掖着,但绝对比在乱七八糟的论坛上说的干货要多。
“方力这次也是被逼急了,那片子压了几年,他接手的时候物料全没了,想正常营销都不行。小宁,《无人区》之前也压了几年,物料怎么就留的那么全?”喇陪康问宁号。
“这我真不知道。”
宁号憨笑摇头,道:“营销一直都是公司做的,我记得当时拍的时候,李总就有安排人进组跟着拍我们,那些素材一直也都是他们自个留着的。”
“汪总,领导有方啊!”
李杨不在,江自强真诚的捧了句汪玉瑛,又请教道:“我看你们有些片子,在上映的时候,也有水军抹黑,但你们片子的口碑,整体都还不错,是也请了水军还是?”
“请水军成本太高了,而且网友们也不傻,很容易被发现的。”
汪玉瑛摇头否认,又看像宁号,道:“像之前宁导的《黄金大劫桉》,看完成片,我们就预料口碑不会太好。
所以之后的宣传,我们就尽可能的降低媒体、观众对那片子的期望值。他们期望值降了下来,自然就更包容了。”
“期望值降了不影响票房么?”于东问。
“我降期望值,又不降热度!”
汪玉瑛笑骂一句,也不多解释,直接把话题甩给江自强:“营销江总做的一直很好,《捉妖记》虽说出了那档子事,可通过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口碑,推动一二线城市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汪玉瑛今儿的目的是为了给《红海行动》筹钱,可不是给同行上营销课。
其实在营销时,刻意降低媒体、观众对影片的期望值,却又不降低热度和期待值,具体的做法虽然有些复杂,但核心就两字——谦虚。
就像当初的《黄金大劫桉》,李扬不仅让宁号自比小学生,还找了媒体、影评人以相对委婉的口吻指出片子相对平庸,并以“小学生的尝试”为之开脱。
所以电影一上映,口碑虽然没那么好,却也没有太差。
“哪里哪里!”
江自强连连摇头,道:“等我们找上那些小地方的本地媒体的时候,你们《无双》都已经和他们把合同给签了。”
汪玉瑛看了眼正和黄博低声交谈的两口子,道:“我们那是没办法,俩主演都不愿意跑路演。”
“站着说话不不腰疼!你跟着跑几部片子的路演,我保证你能瘦!”
姚东笑怼一句,带哄笑声平息,又道:“好来坞那边根本不像我们这样路演,人都直接地推,不差钱的直接上超级碗。”
“哎,我们地推的转换率怎么就比不上他们呢?”喇陪康又问。
所谓地推,就是把电影海报、预告片铺进商场、地铁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国内电影宣传时一直都有在用地推,但地推的转换率是真不咋地。
至于原因么,有海报不给力、投放不精准、投放不够多、片子不够有亮点、国民习惯……根本不是三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汪玉瑛见迟迟没人回答,作为宴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