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重生神雕:拜师李莫愁 >  第92章 狗屁不通

第92章 狗屁不通(2/3)

止,全军上下齐心同欲”。

    大都督府之设,非仅为抗蒙一时,更谋“独立成国”之远。王文统言“对接未来大元制度”,易逐云行“战后听证会”之约。

    子时初刻,铜壶滴漏三声。

    诸将卸去甲胄,歃血为盟。

    王文统展开军制榜文,高声宣读。

    待众人盟誓已毕,易逐云分发令箭,众人一一领命。王文统受令张榜安抚百姓,又收拢原中都官僚,组建新的行政队伍,着手接管府库;野利则领命挑选两千精兵,辅佐王文统弹压旧官吏;李桢负责整顿军纪,谋划夺取州城之策,且诸将仍听其节制。

    是夜,府门换下旧匾,高悬“大都督府”匾额,元真教教旗迎风而立。两队“夜不收”揣着密文,快马加鞭南下,往郭靖大军处而去。

    待诸将散去,王文统长叹一声:“大宋若早行这般制度,岳飞、孟珙等名将,定能大展身手,何至于偏安江南,苟延残喘!”

    易逐云笑道:“赵家祖上抢了别人皇位,生怕军人权大。一遇战事,朝堂上那帮软脚虾只知争吵。敌人都要挖他祖坟、抢他妻女了,还想着跪地求和!”

    二人说罢,皆是大笑。随后便商议起没收蒙古人财产、解放奴隶之事,就连分地一事也细细思量。

    金灭十余载,中都周边、宣府周遭以及山西北部,大片田地被蒙古人占去改成草场,底层农民,要么失地沦为奴隶,要么逃入深山苟活。

    谈及此处,二人不住叹息。

    易逐云又说起军事战略、民生福祉,桩桩件件,无一遗漏。

    王文统听来,只觉他所言句句切中要害,显然早有谋划。原以为他只是个武夫,却不想眼光如此长远,心中不由得大为钦服。

    待听到易逐云谈论如何借钱打仗、发行纸币,如何防止通胀、适当增发促进繁荣,王文统一时觉得有些蹊跷,又说不上来。

    正自忐忑间,易逐云取过炭笔,边说边画,细细解释。王文统这才明白,原是以未来税收和资源作抵押,借新还旧之法。

    这般手段,只要能打胜仗,便能借到钱财,可比杀人明抢高明得多,也不至于惹得地主士绅群起反抗。

    两人直聊到深夜,才将大方向和诸多政策定下。易逐云这才解开衣衫,从背上抠出两支箭头,命仆人打来清水。

    王文统见状,叹道:“古语有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主如今身兼大都督之职,冲锋陷阵这般事,还是交给下面将领去做吧。”

    易逐云清洗着伤口,笑道:“以道先生先前不是还说‘武将不怕死,文臣不爱钱’?”

    王文统道:“这岂能一概而论?”

    易逐云道:“先生可知,人有三条命?”

    王文统满脸诧异。

    易逐云接着道:“第一条命,是性命。如今这蒙古肆虐的世道,能保住性命活下去,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是万幸。第二条命,是生命,不光要活着,还得活得有尊严,可眼下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第三条命,是使命。郭大侠便是有这第三条命的人,‘虽千万人吾往矣’,他想让更多百姓活下去,我钦佩得紧。我呢,想让更多人活下来后,还能有第二条命。”

    王文统听罢,肃然起敬,恭敬一揖:“某愿为大都督此等志向,鞠躬尽瘁!”

    易逐云敷上金疮药,整好衣衫,大笑道:“先生不必如此!我易逐云娘子众多,大娘子眼看就要临盆,也不知到时能不能赶回去陪着。为了赔罪,我非得打下块地盘,让她也尝尝当女皇的滋味!”

    王文统见他说笑,心中也松快许多。

    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