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宫闱和皇储

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宫闱和皇储(5/11)

坐享太平之代价。”

    “当以范文正公前车之覆为鉴。”

    范仲淹看到财政压力太大,就是撤除冗兵,冗官导致什么结果。

    而今章越要裁撤禁军,查权贵隐田,不是又回到范仲淹的老路上去了吗?

    章越心道,没错,太祖这条路是可行的,宋朝统治体系一直非常稳固,但任何事有好就有坏,这样的结果就是财政负担太大。

    百姓们过得就苦了。

    所以宋朝财政收入固然远胜于唐朝,可是都来去养兵养官了。

    后来的王安石到蔡京都在变着法子想着怎么维持这个体系。

    王安石至少还裁撤了一些。元祐更化之后,蔡京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为了防止旧党复辟,那我就加大加量,让这个体系到大而不能倒的地步。

    你一裁撤就会犯众怒。这样我就可以更名正言顺地从民间收敛钱财。

    因此蔡京提出了‘丰亨豫大’的口号,进行毫无节制的财政扩张。历史上蔡京搞的当十钱和盐政改革,与到民间明抢有什么区别,整个国家的信誉都被败坏掉了。

    所以北宋末年,女真没有南下时,就有方腊宋江等大规模起义,早早显露出了亡国之像了。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蔡京被贬路上旁人问他,以你的聪明才智难道不会预见国家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蔡京说并非不知,只是以为轮不到我头上罢了。

    吕公著道:“修德安民也是自强不息!”

    “才破了灵州,朝廷本当予民休息,为何不安静了事,一意生事。”

    “大宋如今四海之大,所不足者,并非田土,用此何益。以青唐河西为论,距汴京马行五六十日之遥,日后如何照管。万一人心背汉,如此自处?”

    给事中黄裳一一秉笔记录。

    沈括对文彦博,吕公著道:“西北之势稍有缓歇,但是阿里骨之前叛迹已露,党项虽降心底不服,要持续用兵。”

    “而青唐遭到阿里骨侵攻多年,正谋报复。”

    沈括道:“不错,司空早有名言,用兵当积小胜为大胜。”

    “西北青唐蕃部众多,如同一盘散沙,一向是唯强者而附。这些年有棉桑之利笼络,兼之我军连战连捷,方才稳定,若攻势稍缓这些原先依附我们的蕃部依旧会动摇,会转而投向党项或阿里骨。”

    “何况收服河西,我们还有归义军曹氏这面大旗,足可号令旧部,抚慰汉民,可谓师出有名!”

    许将亦道:“交趾也是安定南方之要,此间算过,用兵所费合击在三百五十万贯,就算有什么差池,也不会超过五百万贯之数。去年平灵州所费不过千万贯,而内帑所出是两千万贯,若拿剩余一千万贯,平定交趾,河西,湖广,何乐而不为呢?”

    “尚可节余五百万贯。”

    吕公著道:“就怕五百万贯打不住,还有什么变故。”

    “辽国万一南下,又当如何?”

    沈括失笑道:“去岁一战,辽国业已胆寒,况今失党项强援,必不敢轻举妄动。且两国和议,正在商谈之中。”

    文彦博,冯京,吕公著尽管都有遏制章越权力的意思,但怕是事情一动,又要折腾各方。

    不过章越既小折腾不大折腾,也是罢了。

    他们也可以说一句我是有言在先,不是事后诸葛亮。

    最后让自己走上政治正确的高度,司马光也是这般办的。大宋朝堂,成事艰难,坏事却易。多数官员,无非随风倒而已。

    有着之前威望的加成,在都堂上一切皆依章越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