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809章您觉得这新政利民吗

第809章您觉得这新政利民吗(1/3)

    “咳咳!”

    礼部尚书一看有个不懂规矩的在那儿傻站着,脸一沉,咳嗽了两声。

    黄淮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把头低下,可心脏却跳得更猛了,差点没喘过气来。

    旁边的王恕拽了他一把,他才晕乎乎的跟着去侧殿考试。

    “王兄!”

    黄淮压低声音说。

    “我认识圣上,还认识皇太孙!”

    王恕头也不抬的说道。

    “明白明白,刚才我也认识了,圣上可威严了!就是还没见着皇太孙!”

    “我不是那意思!”

    黄淮急了。

    “我是真见过他们!”

    王恕点了点头。

    “嗯呢,我刚才也见到真人了,还是喘气儿的那种!”

    “操!”

    黄淮气得想骂街,跟这哥们儿说话,简直是对牛弹琴。

    不过转念一想,黄淮又激动起来。

    前几天听说朝廷要搭内阁班子,现在看来,自己一个穷书生说的话,圣上和皇太孙居然真听进去了!

    有这样的明君,大明咋能不兴盛呢?

    接下来是殿试,用来定状元、榜眼、探花的名次。

    考完会有鹿鸣宴,然后分配官职。

    殿试很重要,要是考得好,多半能进翰林院。

    翰林院离皇帝最近,也是最容易见到圣上的地方。

    考得靠后的,一般会先在京城锻炼一阵儿,再派到地方当县令或者县丞。

    明朝的新官员差不多就是这么选出来的。

    所以古代要是考上进士,说是鱼跃龙门,一点都不过分。

    转眼到了中秋前后,婉儿的肚子越来越大,东宫的稳婆和朱元璋的妃子隔三差五就来瞧着。

    按御医算的,大概在洪武二十六年新年前后就要生了。

    老爷子更是三天两头往东宫跑,今年中秋还打算带着赵惠妃和张美人直接在这儿过。

    要说皇帝对太孙这么宠的,历史上都找不出几个,想想嘉靖皇帝连儿子孙子都少见几面,朱小宝就觉得自个儿太幸运了。

    八月十三这天,一辆豪华马车从通淮门进了应天城,车身上还沾着北方的沙粒,一看就是日夜兼程赶来的。

    靖边侯石永隆坐在车里,脸上乐开了花。

    皇太孙召他进京,肯定是要论功行赏啊。

    石永隆今年五十六岁,跟着朱元璋和朱棣打了二十多年仗,虽说功勋没徐达、常遇春那么响亮,但也是实打实的开国功臣。

    这些年在宣府镇守,不知道打退了多少外族入侵,按资历也该升升爵位了。

    马车停在紫禁城外头,礼部侍郎梁焕早就等着了。

    他笑着迎上去。

    “石侯爷,殿下体恤您一路辛苦,赏了座宅院,您先回去洗个澡歇歇,明天再入宫见驾。”

    石永隆一抱拳。

    “殿下真是贤明,想得太周到了!”

    他瞅了眼紫禁城,跟着梁焕走了。

    可他哪儿知道,梁焕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正琢磨呢。

    老小子,你这回进京,怕是要被软禁起来咯。

    新政可是朱小宝的心头肉。

    这可是大明革新的头一炮,要是放任北疆这么瞎折腾,新政保准没几天就得喊停!

    到时候民间那些阻挡新政的士绅可就跟串糖葫芦似的抱成团了,再想破局?

    门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