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784章真不收丁银,咱得给老朱家八辈祖宗立碑

第784章真不收丁银,咱得给老朱家八辈祖宗立碑(2/3)

“这事急不得,得慢慢琢磨。”

    两人说着话,拐进一条暗巷,灯笼光照见墙根下缩着几个乞丐。

    朱小宝看着他们单薄的身影叹了口气。

    书上的盛世能涂脂抹粉,可这世道的穷,是藏不住的。

    山西、肃州那些流民扎堆的地儿,又该是啥模样呢?

    元宵的灯火映着爷孙俩的影子,长一段,短一段,就像这大明的江山,有光明处,也有照不到的角落。

    而远在南海的波涛里,一场围剿海盗的风暴,正随着郑和船队的归期,悄悄酝酿。

    上元节的宫灯余辉尚未散尽,应天府皇城已如拧紧的发条般轰然运转。

    皇太孙朱小宝近来总觉案头的铜镇纸都透着股急迫感,小朝会一日密过一日。

    今日晨曦微露时,他便令内侍传礼部尚书李缘来了谨身殿。

    春闱将近,典仪规制还有诸多细节需要敲定。

    只是传旨太监刚跨出殿门,檐下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朱小宝抬眼时,见李缘额角青筋直跳,官服前襟竟有些歪斜,那副平日端着的儒臣仪态荡然无存。

    他心头猛地一沉。

    难道是南海使节的事生了变故?

    “启奏陛下,启奏太孙殿下!”

    李缘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袍袖因怒意而微微震颤。

    “我朝使节抵达吕宋宫城那日,雨丝正密,他们抱着国书在宫门外站了三个时辰,最终只等来了两名礼部小吏!”

    朱元璋放下茶盏,沉声道。

    “你慢慢说,那国王如何回复的?”

    李缘猛地一拱手,哼声道。

    “那国王称病拒见时,竟让侍卫传话,说‘国书且交礼部,待孤王病愈再议'!”

    “我礼部主事问那传话的小吏,‘我大明国书何等庄重,岂容你等拖延?'对方竟冷笑说‘贵使若等不得,便请自便吧!’”

    他越说越气,老脸涨得通红。

    “这分明是挑衅!是打我大明百姓的脸!”

    “两个巴掌大的小国,地盘还没咱大明一个县大,如今竟敢这么嚣张,简直是反了!”

    朱小宝听完,眼底腾地冒起股火气,却又硬生生压了下去,脸上瞧不出半分波澜来。

    朱元璋斜眼瞄了他一下,轻轻点了点头。

    这才对,心里哪怕惊涛骇浪,脸上也得静若平湖。

    天大的事,都得沉住气。

    朱小宝淡淡道。

    “岂有此理!我朝岁赐两国的丝绸瓷器,难道喂了豺狼?”

    “正是如此啊!太孙殿下!”

    李缘须发皆张。

    “那三佛齐更荒唐,使节递国书时,他们的礼部尚书竟说‘大明虽强,我三佛齐亦非弹丸可欺,国书需经三司会审,少则三月,多则半年……’”

    “够了!”

    朱元璋突然拍案而起。

    “李缘,你先去拟一道通政司文告,将此事公之于众。”

    “记住,只说番邦无礼,别提海盗勾连之事。”

    等李缘退下,殿内静的落针可闻。

    老爷子重新坐下后,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

    这是老爷子思考大事时的惯有动作。

    朱小宝见状,小声道。

    “皇爷爷……”

    “谷大用,把密档拿来。”

    只是朱小宝话还没出口,朱元璋便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