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主公我不想加班 >  第六十五章 陈琛的顿悟

第六十五章 陈琛的顿悟(3/5)

   太原永远都是刘备发家史的起点,这一点不会变。

    将来也会好好地建设并州其他区域,而不是只重视太原。

    只是。

    同样的资源投入,恢复冀州带来的收益,要远超过建设并州其他郡县的收益。

    单单从资源角度和收支角度出发。

    恢复冀州民生,推动冀州经济发展和产业成型才是现阶段比较重要的。

    而在此陈琛也采用了一些后世的制度。

    比如重要方面的企业只有官府能够开发,例如兵器、矿物等。

    而与百姓民生相关的行业,例如粮食产业。

    则是官民并行。

    官府并不与民争利。

    要妥善经营,主要目的是用来平抑粮价,保持统治区域内粮食市场的问题,和对粮食的调度。

    虽然陈琛的天赋技能地脉联结持续生效。

    但是还是要注意行业价格不要被黑心的商家们串通好一起抬高了。

    不管怎么说。

    刘备前往接收长安的时候,带走了不少中层骨干官员,用以管理好长安城,进行长安城的修复。

    所以邺城这里。

    荀彧采用了陈琛建立起来的遴选制度。

    专岗专考。

    由他亲自把关。

    在政务厅里的每一个新人都是他亲自面试之后招收进来的。

    而事实证明。

    冀州和幽州的发展并没有因为中层管理官员被刘备大规模调走而受到影响。

    这些在第一线实践过的优秀学子们,展现出了属于他们的实力。

    这些家伙甚至让荀彧都感到吃惊。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提出来的方案和思想是会存在着一定的执行风险的。

    但是不仅是这些方案思路新奇,可能性不小。

    更重要的是这些从太行书院出来的家伙。

    一个个的都会分析自己方案的优势和劣势,并且针对自己方案的劣势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办法。

    看来当初让陈琛从颍川书院带走了那么多先生。

    叔父是没有错的啊。

    当时荀彧最大的想法就是这样。

    他能够明白如果这样的人才能够越来越多的话。

    那将来有朝一日。

    一统的大汉就能够真正地做到国运昌盛,延绵万代。

    荀彧现在正坐在了政务厅之中侧面主位,他正在书写着什么。

    他也没有关注到门外的陈琛。

    注意力很集中地在审核着满宠提交上来的资料。

    陈琛没有去和荀彧打招呼,他只是看看就好。

    有着荀彧来主持政务大局之后,陈琛也算是比较放心了。

    而且荀彧的品行,多年好友,他也了解。

    虽然荀彧是正宗的世家子弟,但是他的屁股并不在世家那边,而是在大汉这边。

    不知道为什么。

    自己紧赶慢赶地跑到了这里,却没有进政务厅的想法了。

    似乎是因为看来一切都很好。

    陈琛想了想。

    没有走进去。

    而是收回了自己的视线,转身离开了政务厅。

    他打算回家陪蔡琰和草儿。

    似乎现在,刘备势力脱离了自己的话,也能够平稳正常地进行下去吧?

    陈琛在回家的途中有所感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寡妇春秋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