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朱锏死了(2/2)
这一年里,白卿宁也没闲着,农业、经济、教育、基建、国防,她时时都得关注,并针对时局的变化随时更改及调整方案,忙得召唤美男的时间与精力都没有了。
她都三十几岁了,太后在她三十岁之前还每年都催婚,后面催不动了,随她了,如今也已经想开了,也隐隐藏觉得她这样单着也挺好的。
反正有人陪着,有人关心,吃喝不愁,这估计是全天下母亲对子女的最基本的愿望了。
白卿宁三十几岁,那几位比她还大个一两岁,如今都快四十了,这些年来,他们也不是没试过让她松口给自己名分,但每次都失望。
但她越是这样,他们就越是对她死心塌地。
没名分就没名分吧,心里有他们就好。
这天白卿宁又与三人在宫里喝茶,赤缨率讲学团回来了,并带回了各地最新的教育消息,知道换教材之后有所谓的大儒气得吐血,吐血之后还得认命乖乖去学新教材,白卿宁不厚道地笑了。
“你们辛苦了。”白卿宁对赤缨说,“回府休息半个月吧,半个月后再过来,或者一个月后来也行。赤缨,你该好好享受生活了……”
未尽之言,无非是让赤缨像她一样,找几个合心意的男子玩一玩,放松放松。
赤缨摇摇头,她犹豫了一下,问起白卿宁:“陛下,这么多年了,还没有朱大哥的消息吗?”
赤缨与朱锏是同一年出的京,她进西域十年就出来了,朱锏却去了差不多十八年。
头十年,每年朱锏都有信回来,后八年,杳无音讯。
白卿宁在失去朱锏音讯的第一时间便另派了一支水兵按照航海图出海寻找,但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白卿宁看着赤缨,声音艰涩:“世界很大,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或许再过两年,朱大哥就回来了,他或许是在航行世界。”
话虽如此,但谁都知道,在海上,没有消息,就是人没有了。
不过是大家都存着一丝希望而已。
这个时候,碧柳在外头匆匆进来禀报:“陛下,朱大人回来了!”
白卿宁一顿,赤缨已经呼吸急促:“朱锏回来了?”
碧柳只点了个头,赤缨已经往外奔了,她看了赤缨的背影一眼,补了一句:“陛下,回来的是朱大人的灵柩……”
回来的是朱锏的灵柩……
朱锏终究是没能活着回来。
白卿宁让人在东海之滨立了一尊朱锏像,又筑了一座纪念碑,将历年牺牲在海上的大虞将士的名字刻在碑上,供后人世代瞻仰。
最后,她将朱锏的画像请进了凌烟阁。
光是将番薯带回大虞的功德,他就有资格留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