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长城长(1/2)
柳若安被封了安西侯,白卿宁原是想要让她镇守河西,柳若安想了想,接受了。白卿宁又问她要不要认回四个孩子。
柳若安没有回答,只道:“我还没想好,等我将父母一孩送回金陵安葬,回来后再作打算。”
白卿宁尊重她的一切决定。
所以等柳若安从金陵回来,表示不愿意认四个孩子时,白卿宁也什么都没问,只拍着她肩说:“若安,有我在,你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我永远信你。”
柳若安建议白卿宁撤掉河西节度使这个职位。
“微臣自是不会生出不臣之心,但微臣之后来接替之人,微臣不敢保证。”
的确,一人独大,只手遮天,后患无穷啊。
于是白卿宁撤掉了河西节度使这个职位,成立了新的架构,挑选了合适的人跟着柳若安去往河西,新的架构,白卿宁参考的是现代的政府架构,不同部门之间互相协办,互相监督,互相制衡。
柳若安走马上任之后,就立即给原西域十六国的人办起了户口本与身份证,之后办起了学校,从开蒙班与老年大学,统一教材,统一用标准官话教学,统一度量衡。
战后重建的时候,街道与官道都与大虞各处一个样,久而久之,原西域十六国的人慢慢地对大虞产生了国家认同感。
这是白卿宁当女帝的第十四年。
柳若安回京述职。
河西安定,再无人生事,她想待在长安陪着白卿宁。
“还不行。”白卿宁跟她说,“若安,我需要你替我办最后一件大事。”
“什么事?”
白卿宁拿出大虞新地图,用朱笔,从河西一直划到北关兴安岭之外,又从兴安岭之外延伸到南边,再从南边的海边修回到河西。
白卿宁道:“我要你在从这里修筑一条足够高的能够抵御外敌的围墙,你从这边修,傅东琰从那边修,景熹从南边修,等到围墙修好,我们的任务便完成了。”
这是要将整个大虞都围起来啊!
要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一道足够高的能够抵御外敌的围墙,柳若安想,她可能穷其一生都完成不了。
但这又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等到围墙建成,人们可能就能真正的安居乐业了。
柳若安在长安待了一个月便又再次启程前往河西,她并没有发现,在她的队伍里面,悄悄藏进来四个稚童。
那四个稚童便是赵国公的四个曾孙,也是柳若安的亲生儿子。
最先发现四个孩子失踪的是赵国公,他几乎瘫软在地:“快,快进宫奏请陛下,请陛下帮忙寻人!”
孩子的祖母孙夫人吓得魂飞魄散,还没到宫门口就失声大喊:“陛下!不见了!我的四个孙子不见了!”
白卿宁立即遣人去寻,在京中寻了几天都没有收获,正要扩散到京外去寻时,一封书信自京外传来。
正是他们遍寻不着的人——孙诚礼所写。
孙诚礼在信中写:【祖祖,祖父祖母,孩儿们早就知道了,柳若安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已经长大了,决定要跟母亲一起修长城,等修完长城,我们便回京!】
孙夫人抓着这封信哭得稀里哗啦:“你们这些熊孩子!傻孩子啊!柳若安!你抢我儿子,如今还要抢走我四个孙子,我与你不死不休!”
过了几日,赵国公府举家迁往河西。
也是这个时候,大家这才知道,赵国公府那四个母不详的孩子的母亲,竟然是柳若安!
看着浩浩荡荡出京的队伍,白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