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一家团圆(2/3)
她嫁到白家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全员到齐的年夜饭。她的丈夫、儿子们全死了,孙子也还有好几个不在身边,这样的饭吃一顿,就要伤心一整年啊。
白三夫人如今已经是太后了,太后脸上的笑容也很牵强。
自从那年小儿子白景熹被狗虞帝送出长安后,到现在都五六年了,她就再也没有再见到他,他身体如何,长高了没有,可有好好吃饭,是不是很拼命在办差等,她都是在他的每月家书里知道。
可白家的孩子都是报喜不报忧,她心里的担忧没有减少,反倒是越积越多。
如今他的亲姐当政,天下太平,各地民生都有了好转,虽离国泰民安还有一段距离,但他回来让家里人看他一眼,应该也可以的吧?
有人从外头进来,太后眼巴巴地看过去。
不是她的景熹,也不是她的阿宁,阿宁还在忙朝政,可能要天黑才能过来。
慈安宫的人进进出出,但每一次都不是太后所期望的两个人。
她失望地垂下头。
而就在她垂眉擦眼角的时候,门外又有人进来。
许是失望太多次了,太后已经不想抬头了,不抬头,不看,就不会再经历多一次的失望。
然后,她好像出现了幻听,她听到有个男孩喊她:“娘。”
“娘,孩儿回来了。”
谁?谁回来了?
“娘,我是景熹,儿子回来看您了。”
景熹回来了?
太后恍惚了一下,咻地抬头。
眼前这个挺拔清俊的青年,真的是她的小儿子景熹!
“景熹,景熹啊……”
白景熹回来了,白景明也回来了,两人除了还是白家人的标致长相,身高早就蹿高至八尺,脸上的稚气也被坚毅果敢取代。
白卿宁从门外进来:“不仅是景熹景明,族里的其他子弟今年也能回家过年了。”
除夕夜,白氏一族各家都放了许多的爆竹,第二天都不约而同地出城去祭拜故去的白家将。
人们看着这低调又浩荡的祭祖队伍,都会心一笑。
百姓们日子越高越好,女帝一族也理应与他们一样,日子越过越红火。
正月初六,白景熹白景明他们又返回镇南关,白卿宁也进入新的一轮忙碌当中。
春耕,夏收,夏种,秋收,土改后的第一年,许多百姓家里便有了余粮。
各地的各项基建正如火如荼,农忙之余,农人们也去工地里打零工来增加收入。
三年的免税期已经结束,于是这一年,大虞的四个大粮仓,第一次畜满了粮。
又是一年的年尾,当年被白卿宁钦点的状元公傅东琰突然回京述职,说是白卿宁所圈出来的那块地,去年首次种植亩产便达到两百斤,到了今年时,亩产达到三百斤!
首次种植的荒地能有两百斤,次年便有三百斤,这地是有多肥啊!
白卿宁在朝堂上当众夸赞傅东琰聪明务实,是国之栋梁,还让他官升半级。
这番对傅东琰的夸赞,也算是对当年自己力排众议点傅东琰为状元的解释了。
傅东琰只在京中逗留了三四天,便又要赶回北关,临走的时候,他进宫向白卿宁辞行。
白卿宁勉励了他一番,还告诉他道:“傅大哥,你好好干,等再过两年,朕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交给你去办。此事要是办好了,你将会百世留芳。”
傅东琰胸口砰砰直跳。
能让他百世留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