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均田制(2/2)
能有这两个选择吗?赵国公坚决拥护白卿宁,梁尚书便不勉强,朝中这么多官呢,总有同路人的。
事实证明跟梁尚书抱着同样想法的同路人还是很多的,总之梁尚书一呼百应,当晚便都呼啦啦进了梁尚书的别院议事。
议了大半夜后,得出两条结论:
结论一:陛下是好陛下,但身边有奸佞小人,不然如何会有下这么离谱的圣旨。
结论二:陛下心怀天下,关爱贫苦百姓,但也不可能不管他们这些世家,朝政各事可都需要他们分忧。
所以,先清君侧,灭小人,此小人必定就是孙连翊。
孙家是兵法大家,但前朝时退出朝堂之后一路走下坡路,听说这些年只能射在深山老林里过着清贫的日子。
大南关与北关两个战场,孙家已经重新扬名,但想要短时间内恢复到百年前的辉煌是不可能的。
孙家百年内恢复不了辉煌,那就重创其他世家,到时候孙家有名有势,可能十几二十年,就能追上来了。
其次,要让陛下知道世家的不可替代。
所以次日,梁尚书带头请病假,当场便有一半的朝臣跟着告假。
白卿宁通通批假。
第二天,又有一半的朝臣请病假。
白卿宁依然批假。
第三天,梁尚书以为朝堂必会空荡荡的,朝政定会一团糟,最多顶到下午,白卿宁定会派人来府中请他。
于是梁尚书慢慢悠悠地吃了早膳,慢慢悠悠地换上衣裳,再慢慢悠悠地搬了张太师椅在廊下边晒太阳边看书。
这书看着看着就入了迷。
等他将书合上,梁尚书才惊觉时间的飞逝——竟是天都黑了!
天都黑了,白卿宁还没遣人来请他回朝,这是怎么回事?
连忙遣人去外头打听,打听的人正要出去,便有人急急登门:“梁大人坏了,坏了啊!”
“老夫好好的在这里,哪坏了?谁坏了?怎么坏了?”
“逍遥王与孙连翊那贼子已经呈了分田方案给陛下,每个人头按两亩耕田与两亩山地来分!”
“更糟糕的是,梁大人,你道陛下为何这么痛快就批了我等的假?”那人苦笑,“陛下就把底下那些没资格参加朝会的通通提溜到堂上来,直接向她回禀工作!”
“陛下还说,少了中间商在其中赚差价,办事的效率都高了,而且得到的还是最原始的资料,实乃大善!”
“内阁那姓宋的老匹夫便顺势说朝堂臃肿不堪,应该清退那些吃干饭但不干活之人!”
梁尚书再也不能慢慢悠悠了,他十分失态地尖叫:“陛下她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