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比春闱还难的考题(3/4)
正儿八经的考试了。一千多学子分成五个考场,每个考场有三个大儒坐镇。
学子们进得教室,拿到卷子时顿时傻了眼,上面不仅要考子史经集,还要考农桑。
什么某地遇了洪涝,如若尔等是地方官该如何?怎么防疫,怎么救灾?
还有稻子何时育秧,麦子何时抽穗,如何防治病虫害?
商贾进布,二十文进货,三十文卖出,六十文买回,商贾亏损几何?
“先生,我等皆是读书之人,如何知晓怎么防疫,稻子何时育秧,麦子如何防病害!
商贾是赚是亏,与我等何干!”
这样的问题在五个考场此起彼伏。
考场的大儒们哼了一声:“尔等熟读子史经集,为的是做官!
既然要为任一方父母官,若不知水利农桑,不知市面盈亏,如何保得一方民生!”
许多学子愤然反驳:“救灾防疫,请朝廷赈灾便是,我等都是读书人,岂可与农夫商贾为伍!”
这话刚好被到处溜达的姜远听见,当下便道:“尔等是不是以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他的都入不了你们的眼是吧?”
提出质疑的学子大声道:“难道不是么?”
姜远点头又摇头:“是,也不是!所谓的读书高,是让尔等读书提高自己的品德,而不视自视清高!
尔等若觉得除了读书做官,其他的都是下品的话,这只能说明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读书是让尔等明事理,不是让尔等装清高的!尔等所食之饭,是凭空长出来的么?
尔等要做官,不懂农桑,何以让治地百姓吃饱饭?
尔等不懂防灾防疫,眼看着自己的治地受了灾的百姓流离失所?
尔等不懂商贾之道,如何灵活收取商税?
若尔等只认为读好书考个功名当了官,就万事无忧,那朝庭要你们有何用?!”
一番话下来,怼得一众学子哑口无言?
但仍有一些学子愤愤不平,他们在春闱中已然失利,以为到得格物书院会相对轻松一些。
谁料格物书院更变态,春闱也只不过考八股文,这里却是涵盖方方面面,这谁能考得过。
与若这般,还不如回国子监去写八股文。
一些学子愤然离场,这一走又是二三百人。
姜远让人将这些离场的学子记上姓名,下回再来就进不了这个门了。
让姜远欣慰的是,他最先收进来的孟学海等二十余个学子,因为提前学了两个月的缘故,竟然无一淘汰。
考至天黑,上千学子才离了考场,一众大儒们连夜阅卷,能坚持考完并取得合格成绩的,文韬部只有四百一十五人。
按照小茹定然招生计划,文韬部只有三百个名额,但最终决定这四百一十五人全部录取。
数千学子中,只取四百余人,可算十里选一,这些合格的都是值得留下的。
讲武堂就没有那么多淘汰的,所谓穷文富武,能学武的都是家境殷实的,敢来上官云冲手下报名的,都有几把刷子。
一百三十余人,只有两个地方武将的子弟被踢了出去,那俩人上来就送礼,惹怒了上官云冲,否则便是全员皆招之态。
格物、算章、天文部,就简单了,一个没落下,五十五人尽皆招了。
但这些学子中夹带了两个女子,那便是赵欣与荀柳烟。
原本按姜远的打算,书院招收女学子,只是为了开大周女子进学堂读书之先河,以此改变大周百